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好不好(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官网)

摘要2021年12月25-26日,无锡市新吴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学员在教师发展中心顾万春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太湖之滨,开展骨干教师素能提升研修活动。顾万春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进行了热情的致辞。区教师发展中心培

2021年12月25-26日,无锡市新吴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学员在教师发展中心顾万春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太湖之滨,开展骨干教师素能提升研修活动。顾万春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进行了热情的致辞。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顾春雨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跨界学习,奠基大成,育人路径,上下求索,二十余载,……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朱爱华教授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实验项目——“跨界学习:大成教育的探索”为例,介绍了项目的生长历程,让我们触摸到了教育的温度与温情,见证了什么叫做教育的深度、高度与厚度,体味到了什么叫做教育的格局之美。

朱教授认为好的实验项目应达到四个“度”:目标聚焦度——聚向学生的完整与科学生长;时间持久度——指向长期的实践与实验创造;理论建构度——强调实践的规律与理论融通;专业影响度——强调成果的共享与效能。

该教学成果的取得,可以说是一场“教师实验精神与理论品格”的修炼之旅,一场有关“人”的完整生长的修炼之旅。目标引领,达到三个维度,即人生发展目标——让世界因我们而更美好;个性发展目标——让每一个师生拥有不同的精彩;基础发展目标——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优秀公民。教育的核心要义,那是基于“人”的教育,概括为三个关键词,“生命至上”“因材施教”“人类共情”。何为“大成”,那是“旨归成人、成为自己、成就他人”。

最大的整合,乃是天地化育人;最好的教育,唯有爱与智慧。

来自常熟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韩建光,给我们带来了以《名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运行方法》为题的讲座报告。

韩建光老师分享了自己对名师工作室的认识,他认为名师工作室是专业发展的好平台,是认识师徒制的新途径,是促进领衔人形成教育教学主张的好机会。

他提出提炼教学主张的几大路径。一要深刻反思个人实践;二要深刻挖掘理论高度,即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有目的性地关注教育发展趋势、开放性地学习借鉴最新成果;三要深刻剖析他人经验,案例丰富实用,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有效抓手。

此外,韩建光老师还分享了他工作室运行的主要内容。当中囊括了课堂实践活动、教育科研活动、外出学习活动、集中培训活动、头脑风暴活动、阶段总结活动。

站在2021年的岁末,新吴区的名师、骨干教师们在聆听中思考、在交流中积淀、在碰撞中凝炼、在分享中创生。

“最好的教育,离不开爱与智慧”,朱爱华校长正是这样一位充满爱与智慧并且有着非凡意志力的教育人。今天有幸聆听到了朱校长的分享,幸福从这里开始,朱校长告诉我们:教育是一场有关“人”的完整生长的修炼之旅,我愿与新吴教育人一起,踏上这样美好的育人之旅。

——新苑实验小学孔彩云

朱校长为学生铺设了一条“跨界学习”的成长之路,启示我们关注生命至上、因材施教与人类共情,要给孩子“不圆”的可能性,可以有“滚圆”,也可以有不那么圆的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更加努力向下扎根,不断读书丰盈内心、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道阻且长,初心如磐,让世界因我们而美好。

——锡梅实验小学蔡雯怡

朱校长依托于自己的长期实践探索,生动勾勒出了基于全学科的“跨界学习”课程体系,既有深度想法,更有实践例证,具备说服力、感染力、思考力和行动力!长达4小时的讲座,我未觉冗长和疲倦,却在聆听和思考中对当下教育本质的思考逐步深刻。

——春城实验小学王义东

在本次讲座中,朱爱华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20多年来一步一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过程,深有感触。我们怎样来将更多因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数学活动经验,值得深思。同时,朱老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毅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也是十分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鸿山实验小学程莉炜

跨界一词对我触动最深,原来众多学科之间不是孤立分割存在的,它们之间是存在壁垒,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完整育人的角度,利用专业知识和策略去打破,引导学生学习……

——坊前实验小学韩磊

“倘若人生如梦,不如大干一场”、“我们需要功夫的生长,而不需要功利性地生长。”……朱校长的三言两语,醍醐灌顶。当教师不仅仅需要关注孩子学科成绩,各项学科表现,课堂听课者感受的好坏,而是真正地去引导一个生命的成长,形成生命与生命的共生。

——江溪小学唐伊琳

“向上生长得向下扎根”,朱爱华校长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潜心探索小学育人路径。她聚焦“跨界”与“大成”,用简洁平易的表述和生动详实的事例,鲜活分享了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背后的实践故事。我佩服于她归于零点的勇气,感叹于她“完整育人”的思想,心动于她“跨界学习,奠基大成”的研究。我们要最终成为自己,成就他人,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美好。

——新洲小学王小陶

韩建光主任积极研究名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运行。结合一个个具体生动的课例,以及自己在工作室管理中的实际措施,让我对名师工作室和成员自我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我感谢于他建立专业发展的好平台,感激于他提供认知师徒制的新途径,感恩于他创造促进教育教学新主张生成的机会。我们要不断总结、看到成绩、找出问题,努力实现工作室与自身的双重发展。

——梅里中学黄晓

“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韩建光老师不断探索名师工作室构建的技能与方式。他聚焦“课堂”与“实践”,用具体的事例分享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依托的方法。我敬佩他对于“当前教育科研发展”的独到见解;感叹于他“当前科研发展”的新理念;回归自然本真的教学方法。青年教师成长需要不断汲取经验,成功的经验是我们走向成功路上的宝藏。

——梅里中学王乐

这次培训,我学习到了更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新时代的今天,教师应该勇于打破专业壁垒,不仅以学科教授为目的,更要以培养大成之人为奋斗目标。通过“学科 ”和“课程整合”,整合学科间、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界面的共同点,使相关学习的内容能够融通创生,助推跨界整合的素养形成,实现学科整体育人。

——泰伯实验中学马思鸣

专业立身,文如其人。韩主任通过数据表格 事实举例 批判性思考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在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室、做好“名师孵化器”和“加油站”方面的鲜活经验。我对于“微课题研究”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内容应该是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以小处入手、见微知著,这是服务于学校课题的创新范式,是专业成长的优良载体,是对提升教研水平的深度思考。

——旺庄实验小学周恬羽

聆听韩主任的讲座,让我们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度学习”“思维培养”“微课题研究”“TPACK素养”……让我们不仅感叹于韩主任理论学习的高度,更折服于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架构与前瞻。在今后的科研探究之旅上,我们将积极探索从“点状到全域”“从个体到群体”“从单一到多元”“从求创到求实”的有效落实。

——无锡市新洲小学华春燕

韩老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述了他对名师工作室的认识,结合大量的教育教学实例阐明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帮助我们明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他接地气地分享了教师专业发展蓝图、课堂观察记录表等,让我们受益良多。正如韩老师所说,名师工作室是孵化器,在工作室里我们将反思自己、打磨自己、提升自己,努力走好专业发展之旅。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张婷

韩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概括,又有实践内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他从当前教育科研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以及如何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等方面强调了名师工作室对教师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引导我们在教学科研中思考、研究、变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成为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王蕾

有幸聆听韩建光主任关于《名师工作室的组建与运行》专题讲座,韩主任以大量案例的形式,理论结合实践,娓娓道来,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学习中,我受益匪浅。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之一,我想今后更多的是坚定初心,捕捉教育教学日常,以写促学、精准发力,在工作室的引领下,与这群有共同教育情怀的人携手前行、共同成长。

——梅村实验小学李亭亭

韩老师的讲座细致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如引路的明灯般具体指明如何走好专业发展的路。我明白了要重视理论学习,关注国内外教育领域动态,积极搜集教科研前沿信息,从中借鉴,有研究才会有创造;我们还要关注案头资料,在实践中反思,韩老师谓之“生活处处有物理”,因此,高架桥、高压锅、电视节目,都是他的教学资源,我们也要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资源,并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审视自己的工作,指导自己的教学。总之,我们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进行发展规划,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新苑实验小学周晶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从韩建光主任的讲座中再次感受到科研之于专业精进的力量。其中,对当前教育科研发展新趋势的列举与判断尤为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韩主任说:“数码相机在我手中就是秒表”。我想,专业背景 自觉反思,让日常生活变成教育生活,自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梅荆花园幼儿园戈林林

韩建光主任以常熟市特级教师工作室为例,从“对名师工作室的认识”“成员的自我认识与规划”“工作室运行的主要内容”三大方面,重点交流了名师工作室的管理与运行的方法。生动的实践案例、缜密的逻辑思维、与生活相连接的教育方法等,均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开了思维、理清了思路、架构了路径、增添了动力,如冬日的一抹阳光,温暖并让人豁然开朗。

——新安中心幼儿园陆瑜

“志存高远、意守平常,终成千里”。韩建光教师以“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运营”为例,分享了打破佛系,形成自己教学主张和特长的专业迫切性。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要不断的学习实践,把职业要求当信念,将日常教学当艺术,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新吴区实验幼儿园石玉

两天的研训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工作室领衔人和学员的视野,明确了工作室的活动宗旨和职能,明晰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路径,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活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如何发挥工作室的独特作用打开了思路。回望过往,展望未来,新吴教育人会继续砥砺前行,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好的新吴教育!(来源:无锡市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熙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