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青岛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就业怎样(青岛交通学院的就业前景)

摘要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在央视与观众见面。北京交通大学梁建英、郜春海2位校友作为“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在央视与观众见面。北京交通大学梁建英、郜春海2位校友作为“高铁领跑者”“智慧交通探路者”受邀在晚会中担任致敬仪式嘉宾。

梁建英 打造中国高铁“国家名片”

梁建英,北京交通大学2017届校友,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现任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梁建英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由她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智”造的力量。

打造中国高铁“国家名片”,梁建英一直在路上,以她为代表的北交大人也一直前行在路上。他们以执着、勤恳、攀登、探索的精神,为向中国高速列车发展贡献交大力量,力争中国铁路飞驰在世界的最前沿。如今,梁建英又带领研发团队,投入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攻关。在节目中,梁建英谈到:“我们将用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刷新中国速度!”

郜春海 缔造轨道交通的“中国大脑”

郜春海,北京交通大学1993届校友,我国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提出者和践行者,我国互联互通研究和示范的技术总牵头人,现任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地铁50年致敬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7月,郜春海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控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3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学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他一直从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致力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自主创新,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成本从1300万元/公里降为800万元/公里。他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领先的华丽蜕变。

30多年来,郜春海始终专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核心技术研发这一件事,在他的带动下,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CBTC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他在节目中谈到:“坚持自主创新,让轨道交通线路越来越安全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除了梁建英、郜春海,这里还曾走出过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秉承北京交通大学“知行”的校训,一代代交大人传承红色基因,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今天,站在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上,交大人将继续用满腔热情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交大力量!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官网、官微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