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技校(上什么技校好)
前两天朋友找到我说他的妹妹不准备参加高考了,想直接去上技校,问我怎么办?我问为什么不准备参加高考了?他说妹妹感觉自己考也考不好,还不如早做打算。小姑娘能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没错,但是也明显看到这个小姑娘临近高考,考试焦虑非常严重,直接选择了回避高考。今天,我们聊一聊中高考生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中国是世界有名的应试教育大国,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优质资源的匮乏,使得考试成为贯穿中国学生从幼年到成年早期最重要的竞争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初二年级58%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其中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比例达到31.1%,统计结果说明了考试对学生产生的学习压力及焦虑。过去10年时间,现在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比例大概更高。

考试焦虑是一种焦虑状态,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过度担忧、无关思维、心理混乱、紧张及相应的生理唤醒等等身心反应,因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考试焦虑是常见的生理反应
最初的生理反应有: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与其伴随的心理反应是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等心理。
考试焦虑加剧时的生理反应有:耳鸣、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

考试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考生出现考试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应激反应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一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观因素
主观原因可以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生理因素:
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学生生理素质的差异常常是考试成绩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生物钟作为一种对人体产生周期性影响的生物节律,对学生的考试也有一定的影响。

心理因素
1、认知因素
学生认知水平包括智力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另外,学生的认知评价能力和对考试重要性的认知,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如果考生认为考试对其意义重大,那么小小的刺激也会造成考生情绪的大波动。
2、个性因素
(1)考试动机:考试动机是推动学生完成考试活动的内在动力。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身前途的考虑,另一个是对自身荣誉的考虑。考试动机和考试焦虑之间又存在着倒“U”形的关系,考试动机在中等水平,考试焦虑适中,考试效率最高。
(2)情绪因素:初高中学生的情绪有下面的几个特征:首先,情绪发生快速强烈,但是不稳定。其次是调节控制能力较差,主要表现是自制力差,所以较常出现自责,紧张焦虑等。
(3)意志因素:包括独立性、责任感、心理韧性,其中心理韧性对考生顺利完成考试有重要意义。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它以自信心,自尊心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个体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追求的目标,个体就会更有自信心,更有决心去努力。

客观因素
考试心理问题的原因除了考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还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当考试发展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工具时,考试就被赋予了“人才尺度”的意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机会不平等,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还有现在后疫情时代,加大了考生的精神负担,所以更容易在这样的小应激下产生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学校自然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业绩的重要指标,招生的重要招牌。为了提高升学率,大大小小的考试一个接着一个,注重排名,使考生每天都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3、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这使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自责的情绪。家长的期望对应试教育起着强化作用。

中高考生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呢?
1、饮食干预
当人们感到焦虑时,有些人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慢性腹泻或肠易激综合症。目前研究成果显示,人体中5-羟色胺供应量最大的部位是胃肠道神经。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情绪与食物的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先做些饮食调节,比如考试前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早上吃水果与谷物类的食物,中午吃蔬菜与淀粉类食物(面包、米饭或谷物),两餐之间吃些水果作为零食,晚饭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运动干预
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情绪,调节焦虑的水平,这要归功于大脑分泌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天然镇静剂。
中等运动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车可以提高人的情绪,且不会引起疲劳感,另外还会使人变得轻松、专注于警惕。中等轻度以上的运动均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与焦虑感。

3、心理干预
(1)放松训练((RT)
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焦虑者学会精神以及躯体上的放松。根据颉颃说,放松可以阻断焦虑。放松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法等等,其共同目的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缓解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与紧张。因为它易于掌握,所以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技术。
(2)系统脱敏训练(SD)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它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系统的肌肉深度放松训练;焦虑等级评定;针对焦虑等级的特定目标,配合使用放松训练。

(3)焦虑管理训练(AMT)
焦虑管理训练是让高考试焦虑者识别自身与考试相关的唤醒反应,以此为暗示线索,建立并发动应付性放松反应。
例:立即写出头脑中的杂念(杂念耐想不耐写);
书写“XX,我想对你说”;
立即写出分心的内容;
一紧张就要做具体动作,用写的动作;
心烦意乱时,立即写出自己的担心;
(4)模仿(M)
通过示范真实的或象征的、期望的应付行为,以便考试焦虑者模仿,从而达到治疗焦虑的目的。
例:写考试预案;
阅读他人的考试预案文章;
请高考考试焦虑者讲最近烦的内容并给予这类学生相应的指导;
请单科及总分高分者讲自己的学习方法;
弱科科目考前全程想象。
以上几种心理干预方法一般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如果自己想尝试一下,可以查阅资料先简单练习一下,如仍无法缓解,请尽快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
4、药物干预
如因考试焦虑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并且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建议先到三甲医院心身科做一个诊断评估,临床上普遍采取药物治疗焦虑症。
中高考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要面对很大的升学压力,但他们尚未踏入社会,心理成熟度还不是很高,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学习和考试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由此引发的压力和焦虑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引导,让他们轻松走进考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同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