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西安考古勘探公司(西安地铁考古)

摘要元代传世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2011年开始,考古队对凤凰嘴展开调查勘探,始终没发现墓葬痕迹。等考古队再次复核勘探江村大墓,“霸陵”之谜逐步揭开。3月30日上午,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元代传世文献记载,“霸陵”在凤凰嘴,2011年开始,考古队对凤凰嘴展开调查勘探,始终没发现墓葬痕迹。等考古队再次复核勘探江村大墓,“霸陵”之谜逐步揭开。

3月30日上午,2021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线上直播正在进行,“通过长达15年考古调查发掘,陕西西安江村大墓2021年底被正式公布认定为汉文帝霸陵。”西安江村大墓考古项目负责人马永嬴向与会专家介绍这一重要考古成果。

窦皇后陵西侧发现了一座大型汉墓

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根据考古资料,江村大墓所在的汉文帝霸陵陵区范围近30平方千米。本项目自2006年开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考古发掘自2017年持续至今,发掘面积总计6050平方米。

200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先后对霸陵陵区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窦皇后陵现存“覆斗形”封土,墓葬形制为“亞”字形,周围有10多座外藏坑,四周有夯土园墙和门址。在窦皇后陵西侧发现了一座大型汉墓(即江村大墓)。

2011-2013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江村大墓考古队对“凤凰嘴”进行了两次较为全面细致的调查、勘探,并引入地质勘探技术全方位探测,证实此处除有多通明、清碑石外,未发现任何陵墓遗存。随后,考古队再次复核勘探了江村大墓,确认其为“亞”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地面无封土,墓室边长73米,四周环绕110多座外藏坑,外围以“石围界”和门阙形成陵园。考古工作者在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外围还探出了一周更大范围的夯墙遗址,形成了围合二者的大陵园,其东西残长1200多米,南北宽863米。在大陵园内,还发现有两处23座外藏坑和4处建筑遗址。其外侧还分布有数十座小型外藏坑、陶窑遗址、陪葬墓等。

2017年开始,考古队对江村大墓外藏坑、陶窑遗址、陪葬墓等进行了考古发掘。江村大墓发掘了东北、西南区域的8座外藏坑,长度在6.5-72米之间,宽3-6米,深度6-9米不等。大多为带斜坡道的竖穴土圹形制,底部有木椁遗迹。坑内遗存主要有:着衣陶俑(个别带有刑具)、陶器、铁器、铜器,以及漆木器(包括木车马)遗迹等。值得一提的是外藏坑中还清理出“车府”“器府”“中司空印”“南葆司空”“北葆司空”等明器铜印。本次考古,考古工作者共发掘17座陶窑遗址。类型多为2-5座陶窑共用一个操作间。陶窑由火门、火膛、窑室、烟囱构成,窑室内出土有汉代砖瓦和陶器等文物。

2018-2019年,考古队发掘了江村大墓西南约3900米处的23座汉墓,其中4座“甲”字形大墓,均为竖穴木椁结构,最大者全长54米,墓室边长18-20米,深16米。该墓虽被盗严重,但仍清理出土玉衣片2000多枚,以及乐舞俑、陶编钟、编磬等珍贵文物200余件。另外,还出土了带有“襄城家”铭文的铜鋗等文物。

考古资料表明,江村大墓及其周边的遗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陵区,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等形制要素相近,平面布局相似,整体规模相当,并有显而易见的发展演变轨迹。结合文献记载,可以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考古实证纠偏史料谬误

史料记载,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在长安城未央宫病逝,群臣遵其遗诏,将文帝葬于霸陵,不起封土。此后,不少史书中都有对于霸陵的记载,但是具体位置并不明确。

江村大墓考古项目负责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说:“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候,曾经明确讲汉文帝陵在白鹿原上。”然而元代学者骆天骧在其编撰的《类编长安志》中记述,“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位于西安白鹿原的凤凰嘴,金字塔的外形与其他帝王陵墓的封土十分相似。在原下的樱桃园里,矗立着数座明清以来所立的石碑。20世纪上半叶,多名中外学者先后到凤凰嘴考察,都认定凤凰嘴就是霸陵,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次考古调查,也得出同样结论。

但是如今的考古发现却证实:江村大墓才是真正的霸陵,那么,凤凰嘴就成了一个谜团。

其实在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考古工作中,陕西省和西安市的考古专家就对凤凰嘴展开了调查勘探。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勘探,工作人员在凤凰嘴没有发现人工开凿过的痕迹。汉陵的填土中的五花土,还有相关的夯土,或者说哪怕有建筑材料,都没有发现。

马永嬴回忆:“当时就觉得很奇怪了。是不是我们的工作做得有点粗,是不是漏了,就是这样的考虑。” 紧接着,工作人员又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勘探,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仍然一无所获。考古专家随后又请来了陕西的一家地矿企业,通过地磁雷达、高密度电阻法、测氡法等现代化的手段对凤凰嘴进行勘测。然而,所有的勘测结果都显示,这个千百年来被认为是帝王陵墓的地方,竟然没有发现任何古墓的痕迹。

然而距此不远的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却不断有惊人发现:一座“亞”字形特大竖穴土圹木椁墓,地面无封土,而窦皇后陵同样为“亞”字形。两处墓葬外围,专家还发现一更大范围夯墙合围成的陵园遗迹,陵园内接连发现23座外藏坑和4处建筑遗址。出土文物超过3000件。江村大墓的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都与帝王陵一致。

那么“凤凰嘴”为何会在历史上被认定为汉文帝霸陵呢?马永嬴说:“根据目前的研究,凤凰嘴是霸陵这一观点最早应该是由元代学者骆天骧提出。后世的学者很可能是受到史书中关于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记述的影响,从而将霸陵与唐代帝陵的外观相比较,作出凤凰嘴是霸陵的结论。”

考古队现场负责人曹龙说:“考古队还对毗邻的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南陵也做了一些考古工作。勘探发现南陵也为亞字形墓葬,周围有20座外藏坑和2处建筑遗址,出土了塑衣彩绘陶俑、原大木车遗迹,以及大量带有草原文化风格的金、银饰品等珍贵文物。外围也以石围界形成陵园。其形制结构与江村大墓外藏坑基本相同,位置也与江村大墓很近。这些考古迹象都揭示了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的历史实事。”

本次考古工作的成果,实证否定了“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包括汉文帝霸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规模、形制、布局及内涵的基本掌握,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西汉11座帝陵的名位全部确定

去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发布会举行,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汉文帝霸陵的确认消息瞬间登上热搜,网络点击、手机刷屏当日过亿次。汉文帝霸陵的确认,使西汉11座帝陵的名位全部确定。

西汉帝陵考古工作是陕西省汉唐帝陵考古调查重大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专家介绍,陕西有11座西汉帝陵。其中包括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文帝霸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等皇帝陵墓。除霸陵、杜陵分布在汉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杜东原上外,其余9座帝陵均分布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分别为:

汉高祖长陵:长陵是汉高祖刘邦和其皇后吕雉的合葬陵墓。

汉惠帝安陵:汉惠帝刘盈和张皇后的合葬陵墓。

汉文帝霸陵:霸陵为汉文帝刘恒陵寝。

汉景帝阳陵: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墓。

汉武帝茂陵:茂陵是西汉第五代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寝。

汉昭帝平陵:平陵是昭帝刘弗陵的陵寝。平陵现存有平陵邑遗址。

汉宣帝杜陵:杜陵是汉宣帝刘询的陵寝。

汉元帝渭陵:汉元帝刘奭的陵寝。

汉成帝延陵:汉成帝刘骜的陵寝。

汉哀帝义陵:汉哀帝刘欣的陵寝。

汉平帝康陵:汉平帝刘衎的陵寝。

西汉帝陵的构成要素有陵园、封土(方上)、墓穴(方中)、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陪葬墓、祔葬墓、陵邑等十余个组成部分。西汉是疆域辽阔、制度完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华文明具有深远影响;西汉帝陵代表着当时的最高祭祀礼制、丧葬习俗,投射着经济生产、政治组织、审美风尚等西汉社会的方方面面。(记者 郭青 杨露雅)

来源:群众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阳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