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重庆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在哪(重庆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怎么样)

摘要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强调对未成年人要进行性教育,但目前,全国既缺少专业教师,也缺少专业教材。为突破这个难题,重庆市性学会和四川省性教育协会共同联手,举办面向全国的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强调对未成年人要进行性教育,但目前,全国既缺少专业教师,也缺少专业教材。为突破这个难题,重庆市性学会和四川省性教育协会共同联手,举办面向全国的公益大赛,征集性教育与科普视频。

公益大赛内容分两类

据了解,此次公益大赛征集的视频分为两类,一是主题类,二是话题类。

主题类作品要求创作者确立一个性教育或科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知识点,譬如设定一个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教育的主题“性安全教育”,围绕这个主题,创作者可以从“认识隐私部位”、“识别危险信号”、“学会自我保护”、“女孩男孩一样重要”和“受到性侵怎么办”等至少五个方面讲解性安全教育。每个主题必须超过5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一个视频),力求把主题讲深讲透。

话题类作品要求创作者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阐述,通过一个视频完成,譬如“接吻会传播艾滋病吗?”、“爸爸和女儿何时分床睡?”等,也可以围绕社会热点事件来展开性教育,譬如吴某凡被粉丝网曝性侵,可以就目前公安机关公布的事件细节进行分析,指导女孩子在平时与人交往过程中,如何注重自我保护等。

两个类别的内容最好都有案例支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故事性,传播力强。单个视频合理控制长度,注重视频传播规律。

大赛承办方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彼若鱼儿童性教育爱心基金负责人霍平告诉记者,视频大赛的内容主要针对未成年人,但也欢迎针对其它年龄段的作品,每个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创作,学科也没有进行限制,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等等都可以参赛。视频形式可以是作者面对镜头进行讲解,也可以是动画和其它制作类视频。

一线教师期盼好作品

四川省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胡珍教授从事性教育20多年,深感性教育专业内容的缺失,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不小的危害,“性教育工作的当今,青少年儿童的性发育平均年龄提前,良莠难辨的网络性信息的诱惑,让青少年儿童的性健康成长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深受其害”。因此,对这次公益大赛,她发出倡议,“开展性教育与科普视频的创作,有利于将性科学和性教育以互联网的优势,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形式,惠及到千家万户,尤其是惠及到喜欢视觉接收信息的青少年儿童,希望全国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一线老师们积极参加,群策群力,让该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是本次公益大赛的协办方,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新慧对公益大赛寄予期望,希望能在儿童防性侵教育方面取得成果,“重庆市首届性教育与科普视频创作大赛的启动,标志着我市的性教育进入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阶段,本次活动对宣传儿童防性侵教育,促进儿童增强防性侵意识有重要意义”。

一些一线教师对此次公益大赛十分期待。重庆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从事青春期教育的心理辅导老师陈玲,和同事开展职业高中性教育已经超过15年,深感性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她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所中职学校的女生怀孕8个月了,竟然以为自己只是长胖了,直到参加学校体检,才被发现,对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她对目前普遍缺失的性教育感到痛心:“青春可以懵懂 ,但专业的性科普不能懵懂。由于青春期身心剧烈变化,男女生关系发生变化,很容易导致因性知识的缺乏而犯错误,甚至犯罪的行为产生。这很冤枉可惜。如果我们早一点做好预防与普及, 可以大大减少无知造成的犯罪”。

“用直观的、大家喜欢的视频的方式传递科学的性知识和性价值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弥补家庭、学校性教育未能普及的短板,对于性教育的宣传、普及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重庆闪耀儿童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主任委员李春长期从事一线教育工作,深感青少年性教育精品内容少,科普宣传难,但学校和家长又急需学习,然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唯力教授告诉记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和临床实践中,他发现很多大学生和市民都缺少正确的性教育知识,一些人结婚两三年没有小孩,到医院一检查,妻子依然保持着处女之身。还有一些青年人道听途说,相信灵丹妙药。公众急需科学的、严谨的性教育,“不能道听途说,特别是低俗或者是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影响甚至危害青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遇到许多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不少就是性知识的缺乏。”

同样做临床治疗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性障碍专科教授刘云有一组统计数据,“在我诊治的男女性障碍人群中,男性25-40岁人数居多,多数为ED;女性20-35岁居多,多数为性交不能(多数未曾自慰)伴其它类型性障碍”,究其根本原因,“性观念不正确、亚健康状态(压力、焦虑、睡眠等)、两性沟通障碍排在前三”。他因此呼吁:“加强青少年和成人性教育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规范系统的性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成年后性障碍发生率,促进婚姻稳定和家庭幸福。”

成渝联手开先河

谈到为何发起这次性教育与科普视频公益大赛,成都工业学院教授、 四川省性教育协会会长王进鑫认为,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应对自身的性困惑、规范性行为、提高性安全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但目前国内专业教师和教材都紧缺,而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贯彻党和国家要求,提高青少年性教育系统化、专业化及有效性发展,是当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举办这样的公益大赛,挖掘专业人才,激发创作活力,显得十分有必要。

重庆市性学会秘书长徐晓阳告诉记者,性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我们和四川省性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性教育与科普视频公益大赛”是成渝地区性教育与科普工作的第一次合作,也是性教育与科普工作形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必将带动成渝地区的性教育与科普工作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文化交流、教育协同、科普繁荣贡献力量。

优秀作品获重奖

大赛历时两个月,从9月25日到11月30日,创作者需将作品发布到大赛官方APP“彼若鱼”,在APP的“频道”中选择“视频大赛”栏目进行发布,作品由观众的点赞量和评论量决定大赛排名,而专家组成员会对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进行严格把关。

为了激发创作活力,大赛分别设立了一二三等奖,最高奖金为10000元,获奖者都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同时,重庆儿基会彼若鱼性教育爱心基金将在参赛创作者中择优开展合作,包括邀请入住彼若鱼性教育平台(APP)、开展性教育与科普学术研究、联合开发性教育专业教材等,凝聚与性教育、婚恋等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诸多学科专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性教育与科普体系,帮助更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更多家庭解决情感危机。

比赛结果将在12月中旬公布到“彼若鱼”APP和“彼若鱼”官方微信公众号。

活动详情请参赛者登录大赛官方APP“彼若鱼”,打开首页悬浮窗口,查看视频公益大赛的详细创作要求和比赛规则,也可以在工作时间(9:00—18:00)拨打大赛秘书处人工咨询电话023-63413477,18696751709.

视频发布APP(下载) 大赛咨询(加好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