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护士学校是怎么分班的(绍兴护士学校好不好)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周凯莉)“1001、1002、1003、1004......患者无意识,无自主呼吸,脉搏微弱,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充电,再次确认患者脉搏心跳、清场、除颤。”这一幕,发生在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医药与健康分院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课堂上。
日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授课教师、绍兴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士黄春华、主管护师马玉婷、徐唯超和护师董晓倩把高仿真全要素临床抢救仪器、药品、医用护理人体模型搬到了课堂上,为护理学专业学生们现场演示了争分夺秒、紧张刺激的成人心肺复苏术抢救全过程。从胸痛患者入诊到完成抢救,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15分钟。演示完毕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示时那种紧张又专业的操作氛围令我感到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护理学1911陈渊敏这样说道。

护理1912钟世榕同学还把演示过程录进手机,准备在日后的空余时间反复进行学习;她在课后这样感慨:“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当亲眼看到老师们现场演示,想到每一个专业操作的背后都是他们在临床上成千上万次的重复和历练,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老师们身上体现出的那份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更加坚定和努力。”
马玉婷向记者介绍,如何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医院教学团队每一位老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希望在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遍遍在人体模型上不断‘试错’,从而建立起学生对基础护理知识以及各专科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升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操作技能熟练度,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2018年开始,元培学院医药与健康分院就与绍兴市人民医院深化合作,在学科共建、协同育人、人才交流互聘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了急危重症课程组,由绍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成立临床护理教学团队,吸收医院护理部主任、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骨干成员加入教学团队,来院担任《急危重症护理学》长期授课教师,开启了院校合作育人新模式。
“我们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案进行反复调整,对授课形式不断打磨,坚持贯彻‘早临床、多临床’的教学理念,把临床案例引入课堂,切实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医药与健康分院院长周瑾介绍。她表示,自院校合作培养模式开展以来,护理专业学生逐渐在临床过程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操作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整体素质提升,社会评价良好。目前,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能下得去、用得上、沉得住的高素质医学技术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