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华才职业学校好不好)

文 | 清成纪实
编辑 | 清成纪实
引言“最多三十万,就能要你人头”
听到黑社会这样的嚣张言辞,石野丝毫不畏惧。

参加访谈节目的石野
如果只是在街边遇到他,或许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长相平凡的男人。
普通的身高,普通的长相,普通的穿着打扮,宛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
但是当你去了解他,就会被他一个个名号所惊叹,“中国第一卧底记者”、“打虎记者”、“时代利剑”。
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号,形容的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男人——中国第一卧底记者石野。

年轻时候的石野
对于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他从海军陆战队一路走来,无数次死里逃生,无数次被人追杀,只为了将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揭露在世人眼前。
一般的记者采访都是光明正大的,因为他们是记者,法律赋予了他们调查权和采访权。
但是石野不同,他要调查的事情都是一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违法黑幕,对于这些东西法律无法约束他们,因此才有了卧底记者这个称号。
石野以卧底的方式打入黑暗之中,并以自己手中的笔将这些黑暗展露在世人眼前。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位中国最传奇的记者!

年轻时期的石野
01 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记者说起记者,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形象。
他们以笔为刀,以镜头记录下真实的世界。
而海军陆战队呢?一群铁血战士。

海军陆战队的铁血形象
一个是书生、一个是战士,按理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形象,但是这两种形象在石野身上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1972年,湖北大冶的一个贫困农家中,石野诞生了。

湖北大冶
因为父母都是贫苦农民,石野从小也没有太好的学习环境,在初中时期就辍学回家务农了。
如果没有意外,他就像那个时候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辍学、回家、务农、外出打工。
但是石野不同,虽然已经辍学回家,但是他并不服气就这样继续自己的生活。
他干过农活,也干过工人,最终决定去参军!军队才是所有男儿的理想,也是石野这样的人逆风翻盘的机会。

年轻时候在军队中的石野
90年代初,石野凭借着自己在军队中刻苦训练的能力,获得了进入海军陆战队的机会。
要知道海军陆战队作为海军的陆地战斗部队,如同特种部队一样都是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从一个初中辍学的农村小子到南海舰队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员,石野无疑完成了人生最大的蜕变,而他蜕变的主要原因就是手中的笔!

南海舰队
从进入军队开始,石野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写过诗歌,也写过散文,并且投稿到军中各个刊物。
虽然学历很低,但是石野肯学习,也有一定天赋,因此创作的作品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最终石野也是靠着自己的文学能力进入到了舰队政治部,在军队中石野发掘出了自己的天赋——写作。
于是在复员以后果断决定继续从事创作工作,他来到了报社。

石野在海军中
1997年,石野成为了《南方都市报》唯一一名没有大学文凭的记者。
从海军陆战队员到记者,他手中的钢枪变成了笔锋!不过不变的是心中那股对于正义的追求!

南方都市报
02 从政法记者到卧底记者虽然进入了报社,但是要做什么记者呢?石野没有犹豫,他选择了政法记者这个职位。
后来他在采访中曾经表达过自己当初选择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种责任感”。
在石野看来,新闻不是猎奇,不是博人眼球的新闻,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作为记者就是应该给社会一种启示,展露出真正的真相。
成为一名政法记者后,石野才发现真相或许从来都不简单。

报道事件的记者
他会写很多文章,但是有许多文章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发表,报社中的老人经常告诫他,不要太锋芒毕露。
但是石野不解,写这种不痛不痒的文章真的能够揭露真相吗?真的能够给社会启示吗?石野陷入了迷茫。
迷茫没有持续多久,石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为了真正的真相,为了给社会启示,他选择了做一名调查记者,去调查那些最不为人所知的事实。

石野自传的签售会
1997年9月,石野接到了华南师大华才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举报。
三十六名学生控告学校诈骗,在入学前承诺能够学到技术,甚至和广州珠海等地的工厂有联系,可以让学生毕业后直接推荐进厂。
这销售人员天花乱坠地吹嘘,许多学生和家长半信半疑的报名了。
但是入学以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华师大的附属学校。一个破破烂烂的校区,一群外聘的伪劣教师,只有一台电脑的教学设备。
他们在这里根本学不到任何技术,至于所谓的毕业后包进厂更是无稽之谈,学校根本没有和学员以及工厂签订任何协议。
为此石野果断选择了调查,并且也是第一次试用了卧底调查的方式。

石野在某地讲话
9月1日,正值新生开学,石野和摄影记者李向新来到了华师大的门口。
他们假装报名学员,前来询问招生简章以及相关信息。
经过一系列卧底调查,石野不仅套出了校方的虚假宣传,同时在学校内同数十名学生取得了联系,拿到了他们手中的证据。
9月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石野的这一次卧底调查,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后续石野又进行了多次调查,最终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高度注意,校方被迫退回了学生的学费。
这是石野的第一次卧底调查,正是这次卧底调查开启了石野人生中最辉煌最灿烂的一段经历,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危险的一段经历——卧底记者!

石野在某地现场采访
03 被人悬赏追杀的卧底记者如果说第一次职业学校的卧底调查让石野心潮澎湃,那么接下来这次卧底就是第一次让石野感受到了卧底记者的危险!
时间倒退到1997年,就在9月石野完成华南师大卧底调查之后,12月石野又接到了第二个调查任务。
这次的投诉来源于几个农民工,36岁的民工黎世东和工友在广州市天河区梅花园附近的一家大排档吃饭时,遇见了意外事故。
在黎世东等人隔壁桌吃饭的是一群银河村的治安人员,他们身着治安员的服装,干的却是黑社会的勾当。
因为对老板服务的不满,十多人当即就在大排档现场开始了打砸。
最终波及到了黎世东三人。一群所谓的“治安员”,对黎世东三人进行疯狂殴打。

石野的自传
最终几人逼迫浑身是血的黎世东写下了所谓的字据,并且带走了他身上所有的现金,以及一枚结婚金戒指。
而更加离奇的是,黎世东等人向事发当地派出所报案却迟迟得不到回应和解决,甚至派出所都没有通知立案。
最终这件事被石野知道了,和同事前往调查情况。
一开始石野与同事遭到了许多困境,当地百姓一听是治安队的事,根本不愿意透露其他问题,甚至不少人劝石野不要多管闲事。
12月18日下午,石野又来到了当地派出所询问情况,但是即使是公安民警都不敢多说一句话,面对石野的采访支支吾吾不肯明言。
如果是其他人,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或许就真的不会再“多管闲事”了,但是偏偏遇见了喜欢“管闲事”的石野。

石野参加某节目
既然其他人不配合,石野就自己去调查。
附近的居民挨个走访,总有人抱有正义之心。经过几天的艰难调查,终于还原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取得了证据。
随后报社以《吃霸王饭,打无辜人》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次事件。
披露了12月9日凌晨,发生在大排档的这起恶意伤人事件,同时也报道了当地警方的不作为和当地治保会的蛮横无理。
报道出来后,激起了全社会的公愤,许多人都对当地的名为“治安员”实为黑社会的行为愤怒不已,甚至有律师联系到石野,想要帮助受害者进行法律援助。
正当一切都在走向更好的方向时,石野的办公室却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开头就是“你们这群臭记者有什么了不起的?”对方警告石野,不要再报道治安人员打人的相关事件。

石野在签名
随后几天石野陆陆续续接到了许多威胁电话,不要再报道治安员事件,否则就弄死你。
石野很难想象,在中国大地上竟然还有这么嚣张的黑社会敢于直接威胁一个记者。
“最多三十万,就能要你人头”
石野没有惧怕这些威胁,相反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威胁再次写成一篇文章发表,题目为《匿名电话威胁记者毫不惧怕》。
这篇报道一出,石野又一次获得了来自社会的认可和称赞,甚至有部分石野原部队的官兵专门为石野送去了一份传真信。
在信中这群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表达了对石记者不惧暴力不惧威胁的正义行为的称赞,同时也表达如果他们有人胆敢迫害石野,他们永远是石野最坚强的护盾。

石野写的书
04 前途未卜的卧底记者其实除了石野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卧底记者,他们如同石野一样,游走在最危险的边缘,为公众、为社会报道出最真实的世界。
曾经这些卧底记者们冲在最前线,危险的最边缘来报道事实。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留给卧底记者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了。

卧底记者为调查真相付出了很多(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暗访这种形式的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许多人质疑它的可信性,而且这更是一种对隐私权的侵犯。
后来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了暗访,或者说卧底调查是一种欺骗。
它所获得的证据无法被承认之后,所有的卧底记者就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现如今的记者
在十几年前因为社会条件的发展不够成熟,加之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频出,因此调查记者曾经作为社会的底线而存在。
他们为社会排除了许多的犯罪团伙和涉黑组织。
但是到现在为止,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卧底记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受待见的团体。
几乎所有国家都公认,卧底调查只是一种最后的手段。
只有在和公众有着巨大利益相关的时候,才被允许使用这种手段。
随着整个社会的逐渐发展,尤其是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追求真相,追求给社会启示的调查记者更是成为了过去式。
人们要看的不再是真相,而是石野过去不愿意报道的那些猎奇新闻。
曾经曝光三鹿奶粉的记者简光洲在自己记者生涯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留下了“理想已死”的最后一句话!

简光洲
结语卧底记者或许已经死亡,但是石野永远不死!
在这个流量时代,虽然无数人都在朝着流量进军,虽然无数人早已忘记了真实是什么样子,但是依然有如石野一般的人在坚持。
他们不信任流量,他们不相信猎奇,他们只相信真实。
他们依靠记者的理想在守望,坚守着这个社会对真实的最后的底线!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