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义密读难晓
“辞严义 密读难晓”的出处和含义
出处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石鼓歌》。 《石鼓歌》是韩愈为石鼓这一古代文物所作的一首长诗,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以及对朝廷不予重视的不满。 诗句“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是诗中的名句, 用来描述石鼓文的神秘与古老。
含义
“辞严义密读难晓”意味着石鼓文的文字庄严,义理精密, 难以理解。 这里的“辞严义密”是对石鼓文拓本的高度评价, 表明其文字不仅在形式上严肃认真, 在内容上也是深奥而严密的。而“字体不类隶与蝌”则是对石鼓文独特书体的描述, 指出它不同于常见的隶书和蝌蚪文,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态。这两句诗概括了石鼓文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3 ]()]。
背景
《石鼓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 是在韩愈得知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出土石鼓后有感而发。 石鼓是秦代的石刻,韩愈认为它们是周宣王时期的文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这些石鼓被视为破烂玩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以及对当局不重视文物保护的批评。
诗人的态度
在这首诗中, 韩愈展示了对古代文化的深深热爱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 他不仅赞赏石鼓文的艺术价值,更呼吁朝廷和社会对其予以保护和传承。 他对那些对古代文物缺乏认识和尊重的人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被忽视的 无奈和悲伤。
综上所述,“辞严义密读难晓”不仅是对《石鼓歌》本身的理解, 也是对韩愈作为文学家和思想家精神追求的一种诠释。 这句诗反映了韩愈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对于语言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尝试。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