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但见长江送流水

摘要“但见长江送流水”的诗意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全句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通过描绘长江水流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歌行佳作,全诗通过

“但见 长江送流水”的诗意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 张若虚的名作《春江花月夜》, 全句为“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通过描绘长江水流动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的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歌行佳作, 全诗通过描绘春江月夜的美丽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诗中融入了游子、思妇的真挚情感和离情别绪, 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意识。它突破了梁陈宫体诗的局限, 创造出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 每四句一换韵, 通篇诗、画、哲融为一体。 其意境空明, 想象奇特, 语言自然隽永, 韵律宛转悠扬, 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唱诵的经典之作。

诗歌的影响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其艺术成就之高可见一斑。 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 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 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 以月为主体, 以江为场景, 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 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诗歌的创作背景

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确考, 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 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作于瓜洲, 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还有观点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 部。

总的来说, “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乃至整个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原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