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登金陵凤凰台翻译

摘要登金陵凤凰台翻译《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翻译及赏析: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翻译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

登金陵 凤凰台翻译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 人李白的作品,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翻译及赏析: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
如今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
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
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
登高不见长安城, 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 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 却不嫌重复, 音节流转明快, 极其优美。 相传, 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 乃筑台, 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 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 联想到六朝的繁华。 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 南朝的宋、齐、梁、陈, 先后在金陵定都,故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 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然而,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 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 令人恍惚。 如今看来, 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淘浪中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 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 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峰并列, 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 若隐若现, 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 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 此二句气象壮丽, 境界阔大, 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 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 触境生愁,意寓言外, 饶有余味。

这首诗是李白对于历史变迁、王朝兴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担忧。 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观察和描绘, 李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同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