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李商隐
李商隐《 登乐游原》赏析
诗歌背景
《登 乐游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 乐游原位于长安城南, 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之地,也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这首诗据信作于会昌四、五年之间, 即公元844年或845年。
诗意解读
诗中的“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两句,表明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感到心情不快, 因此决定驱车登上乐游原以排遣不适。 这里的“向晚”指的是天色即将变暗,“不适”则是指心情不愉快。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描绘了诗人登上乐游原后所见到的景象: 夕阳下的景色无比美好,但可惜已接近黄昏。这里的“无限好”是对夕阳美景的热烈赞美, 而“只是”二字则笔锋一转, 表达出深深的哀伤, 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创作手法
李商隐在此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描绘夕阳无限美好的景象, 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无奈。 此外, 这首诗的语言明白如话, 节奏明快, 感喟深沉, 富于哲理。
诗人情感
李商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他的伤感情绪、迷惘和 无可奈何的感情, 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诗中的“向晚”既是时间, 更是“意不适”的原因,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的深深叹息。
文学价值
《登乐游原》不仅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的语言简 洁而又意蕴深远,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也被后世广泛传颂,并被多次引用, 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总结来说,《登乐游原》是李商隐表达个人情绪和感叹时代变迁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 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深深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悦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