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过零丁 洋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 文天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以下是该诗作的全文及其赏析:
作品原文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译文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 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 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 押到船上, 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 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 文天祥不从, 出示此诗以明志。
品鉴赏
文学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 四周星即四年。 天祥于德佑元年(1275), 起兵勤王, 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 恰为四个年头。 此自叙生平, 思今忆昔。 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 意思相近。 “疏阔”即稀疏、疏散, 与寥落义同。 《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 响应的人很少, 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 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 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 加上说“风飘絮”, 形象生动, 而心情沉郁。 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 妻妾被囚, 大儿丧亡, 真像水上浮萍, 无依无附, 景象凄凉。 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 水流湍急, 令人惊恐, 也叫惶恐滩。 原名黄公滩, 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 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 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 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 现名伶丁洋, 文天祥兵败被俘, 押送过此。 前者为追忆, 后者乃当前实况, 两者均亲身经历。 一身为战将, 一为阶下囚。 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 惶恐不安。 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 只有一人。 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 信手拈来, 对仗工整, 出语自然, 而形象生动, 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 露出理想, 如此结语, 有如撞钟, 清音绕梁。 全诗格调,顿然一变, 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用一照字, 显示光芒四射, 英气逼人。千秋绝唱, 情调高昂, 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名家评点谢榛说: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四溟诗话》苏者聪: (首联)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 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
结语
《过零丁洋》不仅表达了文天祥个人的遭遇和感受,更是整个宋朝民族悲壮抗击外来侵略的历 史缩影。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同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