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陌上柔桑破嫩芽

摘要“陌上柔桑破嫩芽”的含义和背景1.诗词原文解读“陌上柔桑破嫩芽”,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整句诗的意思是: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抽出嫩芽。其中,“陌”指的是田野小路,“柔桑”指的是柔软的桑条,“破”字非常传神地

“陌上 柔桑破嫩芽”的含义和背景

1. 诗词 原文解读 “陌上柔桑破嫩芽”, 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整句诗的意思是: 田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新枝上刚刚抽出嫩芽。 其中,“陌”指的是田野小路,“柔桑”指的是柔软的桑条,“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 逐渐萌发、膨胀, 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表现了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2. 诗词创作背景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首句“陌上柔桑破嫩芽”点明了季节特征, 即春天到来, 柔桑开始萌发新芽。 接下来一句“东邻蚕种已生些”则是具体描绘春天的生机, 邻居家的蚕也开始孵化出来。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 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 逐渐萌发、膨胀, 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 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 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 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 欢快无比。

3. 作者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 月3日), 原字坦夫, 后改字幼安, 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 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后被弹劾落职, 退隐江西带湖。

综上所述,“陌上柔桑破嫩芽”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乡村的 生机勃勃景象, 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 通过这句诗, 我们也能了解到作者辛弃疾的豪放派词风和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夕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