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概述
《七步诗》是中国古代 文学中一首著名的五言诗, 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植所作。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煮豆行为为切入点, 通过豆与萁(豆梗)的关系, 隐喻同胞之间的骨肉相残,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深深悲愤和对兄弟相煎的无奈之情。
原文解读
《煮豆燃豆萁》的原文如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赏析要点
-
比喻手法的应用
诗中用萁和豆来比喻同胞兄弟 , 萁煎其豆象征着哥哥对弟弟的迫害。 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深刻, 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个人处境的艰难。 -
情感表达的强烈
诗中的“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 以及对迫害者的强烈不满和指责。 -
语言特点
《七步诗》的语言浅显, 寓意明畅, 用喻贴切, 形象感人, 体现了曹植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文学才华。
创作背景
据传,《七步诗》是在曹植面临兄长曹丕的政治迫害时所作。 曹丕担心曹植的学识和政治志向对自己皇位构成威胁, 因此设计陷害,并在一次宴会上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 否则将遭受严厉惩罚。 曹植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以其非凡的才情和悲愤的情感打动了在场的人。
真假争议
关于《七步诗》的真实性, 历史上有过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后人为了同情曹植而编造的小说化情节。 但也有学者如郭沫若等人认为, 尽管可能存在一定的附会成分, 但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结语
总的来说,《煮豆燃豆萁》不仅是一首反映封建社会内部矛盾 的诗歌, 也是曹植个人才华和悲剧命运的体现。 它的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