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萋萋芳草忆王孙

摘要萋萋芳草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出自宋代李重元的一首词,具体名为《忆王孙·春词》。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的详细解读:原文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

萋萋芳 草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出自宋代 李重元的一首词, 具体名为《忆王孙·春词》。 这首词主要是写景, 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的详细解读:

原文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翻译

暮春时节的萋萋芳草总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 她 站在柳树外的高楼中, 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 杜鹃声声悲凄, 令人不忍听闻 眼看又即将到黄昏, 暮雨打得梨花凌落, 深深闭紧闺门

赏析

《忆王孙·春词》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小令, 此词主要写景, 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 那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 在场景的转换上, 它又呈观一种由大到小, 逐步收敛的特征。 全词用一连串带有伤感的暮春意象来衬托相思的伤感, 婉转动人。 李重元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 生平不详, 工词。 《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 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 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 佳人高楼远望, 只见连天芳草, 千里萋萋, 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 痛“不忍闻”。 暝色渐入庭院, 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 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 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这首词的起笔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 连天芳草, 千里萋萋, 极目所望, 古道晴翠, 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 芳草生兮萋萋”之语, 点明了时间、季节——暮春时节。 在这里,“萋萋芳草”不仅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象, 而且也寓言般地暗示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柳外楼高空断魂”一句, 通过描述主人公登上高楼, 凭窗远眺, 希望能见到日夜思念的丈夫的身影, 但仍然不见他的出现, 表达了她内心的孤寂和绝望。 而“杜宇声声不忍闻”则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杜鹃鸟的叫声凄厉, 好像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这无疑让主人公的心更加痛苦。 最后,“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两句, 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黄昏时分, 雨打梨花的声音让主人公感到无比凄凉, 她只好紧紧关闭房门, 独自承受这份痛苦。

总的来说,《忆王孙·春词》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 精巧的构思, 描写了一个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它通过暮春的景物来表达相思之情, 将深邃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景物之中, 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感。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