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古诗
《钱塘湖春 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 美景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西湖春季的美丽景色, 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以下是《钱塘湖春行》的全文及其赏析: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 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白云低垂, 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 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 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 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赏析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绘西湖春季景色的名篇。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孤山寺北贾亭西所见到的湖光山色。 湖水初涨, 水面与堤岸齐平, 远处的白云低垂, 与湖面相接, 构成了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中间四句通过描写黄莺争暖、燕子啄泥、花朵纷繁、草色浅绿等细节, 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些景物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 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东美景的喜爱。 他漫步在绿杨阴里的白沙堤上, 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恩赐, 不禁心生愉悦, 流连忘返。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 常常游览西湖, 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 《钱塘湖春行》便是他在游览西湖时所作, 表达了他对西湖春季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艺术特色
《钱塘湖春行》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首先, 诗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 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其次, 诗句结构严谨, 对仗工整, 语言流畅, 生动自然。 此外, 诗中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西湖的美景,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总之,《钱塘湖春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 成为描绘西湖美景的经典之作, 深受读者喜爱。 通过这首诗, 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湖春季的美丽景色, 还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