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唐刘禹锡
唐代刘 禹锡《秋风引》概述
《秋风引》是唐代文学 家刘禹锡的一首诗作, 该诗以“秋风”为题, 通过对秋风的描绘, 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刘禹锡在偏远的南方度过的一段长时期的贬谪生活。 由于秋风起、雁南飞的情境触动了诗人的孤客之心, 他有感而作。
诗歌主要内容
诗的首句“何处秋风至”, 诗人就题发问, 展现出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接下来,“萧萧送雁群”一句通过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 将无形的秋风化为可闻可见的景象, 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诗歌的艺术特点
《秋风 引》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通过秋风这一媒介, 隐喻了诗人自身的际遇和情感。 诗人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是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内容, 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 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 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
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沈 德潜曾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秋风引》的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 正是韦应物《闻雁》诗后两句的内容, 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 这样的写法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作者生平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 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 他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他在朗州期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等诗篇。
综上所述,《秋风引》不仅是刘禹锡对秋日 自然景观的描绘, 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