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塞鸿秋浔阳即景

摘要《塞鸿秋·浔阳即景》是元代散曲家周德清的佳作,此曲描绘了浔阳江边的清秋晚景,宛如一幅生动传神的山水画卷。作品开篇“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长江的浩渺与淮山的青葱。长江万里,澄澈耀眼,静如白练,蜿蜒伸向远方;秋山数

《塞鸿秋· 浔阳即景》是元代散曲家周德清的佳作, 此曲描绘了浔阳江边的清秋晚景, 宛如一幅生动传神的山水画卷。

作品开篇“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青如淀”, 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长江的浩渺与淮山的青葱。 长江万里, 澄澈耀眼, 静如白练, 蜿蜒伸向远方;秋山数点, 葱郁苍翠, 青如蓝靛, 给人以秋天特有的苍茫、寂静、高远之感。 这两句脱化于南朝谢朓“澄江净如练”及金诗人杨奂“淮山青数点, 不肯过江来”的诗句, 意象雄远, 为全篇奠定了宏阔、高远的背景基调。

“江帆几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 视角从远处拉近, 着眼于江上疾驶的江帆和悬崖飞泻的山泉。 江帆轻疾如离弦之箭, 山泉飞流快如闪电, 虽写个体景物, 却极具群像性, 给人动态的感官体验。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作者转换视觉角度, 由地上的景物转向天上。 晚云渐变成露, 新月冉冉升起似团扇, 不仅展现了景物的情态变化和背景的明暗变化, 还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

“塞鸿一字来如线”, 北方边塞的大雁排成一字飞过, 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全曲七句, 一句一景, 分则如七幅山水屏画, 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 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 其间远近高低, 动静明暗, 声光色态, 无不咸备。 通篇用比喻, 想象丰富, 笔力雄放, 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 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

周德清这位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 在这首散曲中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 他工乐府, 善音律, 终身不仕, 却为后世留下了如此精彩的作品。 《塞鸿秋·浔阳即景》不仅是文学的瑰宝, 更是我们领略元代散曲魅力的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