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临沂有哪些学校是3+4(临沂三加四有哪些学校)

摘要鲁网7月4日讯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积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鲁网7月4日讯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积极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办学能力、人才工作、学校管理、社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显现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学校社会声誉和认可度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在临沂市乃至全省同类学校中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近年来,为培训高质量技能人才,积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提质培优,着力打造特色职教育人体系

学校以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抓手,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高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始终以建设一只高水平教师人才队伍为目标,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环境,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和业务竞赛,为教师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近3年,新招聘教师5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培养成长起专业带头人17人,骨干教师8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由62.2%提高到86.27%,兼职教师增加到58人;教师取得各类比赛省级奖项19个;省级课题16项;省教学能手1人,省名师2人。加强专业群建设。围绕沂南“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方向,学校重点建设电子商务、机械加工技术2个省级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建设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发展机制,为该领域产业输送技能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依据供给侧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行 “1 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坚持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于2018年3月被确定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临沂开元轴承有限公司、山东垚坤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在机械加工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积极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改革,探索创建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学校积极参与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已有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等9个试点证书。申请并通过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和幼儿照护临沂市信息工程学校考核点3个试点证书(初级、中级)考点,学校教师参与1 X证书相关培训40余次,共有17名教师获得评价组织考评员证书。多元化推进校企协同发展模式。与山东晨始建工集团联合开办智圣汤泉北校区,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与智胜锦钰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共同打造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学校电商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与帅克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中天汽贸六十多家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培养输送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

立足社会职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紧扣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工程,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拓宽人才培训渠道。面向退役军人、在职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扩展人才培养规模。主动联合企业、社区和社会团体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搭建与沂南县人才集团协同培训联合体,提高培训数量和规模。建立健全全民终身学习培训服务体系。开展引领性职业培训,联合共建多元化继续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基地,每年开展社会培训 8000人次以上。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

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是学校办学路上始终牢记的使命和责任。学校将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为推进沂南“工业强县、县域崛起”提供技能人才支持。(通讯员 朱纪飞)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39 鲁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悦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