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特殊教育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怎么样)
10月21日,“六维玩儿聊城”——优质文化旅游产品采风活动,围绕聊城好看、好听、好学、好吃、好玩、好买”的“聊城六好”优质文旅产品,挖掘聊城文旅产品的文化内涵。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位于聊城东阿县的东阿县杂技团。

东阿县人民自古就有崇尚杂技的爱好和习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东阿杂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杂技之乡”,东阿王曹植更是被奉为中国杂技的鼻祖。现今杂技艺人对传统竞技项目不断推陈出新,多次在国内外的杂技大赛中独领风骚。“英航杯”、“金小丑杯”都是东阿人的骄傲。

据记者了解,东阿县有2000多名杂技艺人,遍及全国各地展现着东阿杂技艺人的英姿。且50年代东阿县就有18个杂技马戏团体,如云南省,团贵州省,甘肃省团,长治团,山东省杂技团初始也是由东阿杂技艺人组建的。东阿县杂技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之一。东阿县杂技团在党和政府支持下,经历几代人的刻苦创业,不断发展壮大,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演出以粗狂、豪放、刚健的艺术风格和精湛技艺饮誉中外。1970年东阿县杂技团调入聊城,并改名为聊城地区杂技团。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阿县杂技团恢复成立,重新划拨土地20亩,投资2000多万元分别建立了练功房、东阿县演艺中心和宿舍、办公楼。2020年县委、县政府划拨土地98亩、启动资金1.5亿元建设东阿县杂技艺术中心。

东阿县杂技团恢复成立以来,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道路,近年来相继推出《滑稽厨师》、《蒙古风情》创作了《转动地圈》、《快乐野炊》、《盛世东阿》和《东阿—三亚情缘》等大量杂技精品节目,先后在各项杂技比赛中获奖,并多次参加电影、电视杂技剧的拍摄。1988年杂技节目《小小炊事员》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荣获银奖;1989年参与建国40周年文艺晚会和中国第二届艺术节演出;1994年,杂技剧《笑笑笑餐馆》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荣获黄鹤铜奖;2011年《滑稽厨师》被选入2012年龙年春晚彩排节目;杂技剧《团圆饭》登上央视龙年元宵晚会;2012年起,连续七年登上CCTV—7全国农民工春节晚会;2017年《青花瓷—转碟》和《中国梦—蹬鼓》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杂技节目,分别登上央视四套全球华人春节大联欢和央视七套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东阿县杂技团连续8年获得山东省杂技比赛一、二等奖。


2012年以来,东阿县成功举办了5届杂技艺术节,东阿杂技艺术节也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品牌。为了传承弘扬东阿杂技,县政府要求每年举办一届杂技艺术节活动,通过杂技节让更多人了解东阿杂技魅力,彰显东阿杂技特色,发挥东阿杂技力量。2018年东阿杂技精品节目《青花瓷——转碟》和《美人鱼——柔术》荣获第十一届立陶宛国际杂技比赛总冠军,是聊城杂技首次在国外杂技赛场上获得奖项。

东阿县杂技团为了擦亮中国杂技之乡这个国字招牌,使东阿杂技继续传承下去,借鉴和依托聊城少林武术学校常年招收杂技学员。截至目前杂技学员180名,演员队60多名。“事业留人,亲情留人,政策留人才能更好助力东阿杂技传承发展”,东阿县杂技团季小芳团长说,东阿杂技村有张大人集村,归德铺村,路庄村等,村内设有杂技培训班,是东阿杂技的发源地,也为中国杂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东阿县杂技团为东阿周边乡镇贫困家庭孩子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扶贫对象共计150余次,使扶贫家庭多一份收入也多一分生活动力。

东阿杂技在立足国内演出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外演出市场,多年来受到文化部派遣及外商邀请,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商业性演出,以艺术做纽带振兴东阿杂技文化,拓展对外文化交流。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悦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