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七中万达学校怎样(七中万达高中部怎么样)

摘要切磋砥砺谋教化,润物滋苗同心语,在“双减”背景下,在十年办学之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七万语文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足课堂,以研促教,以“双减”为契机,以“问题启迪,对话生成”为教育策略,

切磋砥砺谋教化,润物滋苗同心语,在“双减”背景下,在十年办学之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七万语文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足课堂,以研促教,以“双减”为契机,以“问题启迪,对话生成”为教育策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双减”,实现减负增效?深化改革实践,创新育人方式,从课堂出发,真正推动高品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10月28日上午,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徐杉杉老师和成都七中育才的刘婷婷老师围绕《孤独之旅》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教育集团梁惠娟副校长、李俭慧副校长、张有财副校长,高中教管部李开祥主任,金牛区各校教师代表参与研讨,四川省语文教研员何立新、金牛区语文教研员赖晓红莅临现场,指导评课。


七中万达--徐杉杉老师献课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徐杉杉老师聚焦标题探究小说主题,聚焦主问题:作者为何不以“成长之旅”作标题?而要以“孤独之旅”作标题?串联子问题:孤独是什么?孤独产生的原因。旅程发生了什么?你从文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是什么呢?概括出杜小康是因何而“孤独”吗?透过杜小康的言语去感受孤独。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贯彻“问题启迪,对话生成”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感受出发,紧扣文本,由课堂教学走向思维碰撞,由课堂思考走向人生启迪。教师引导有方,学生发言精彩,课堂生成有效,课堂中掌声频频。


七中育才--刘婷婷老师献课

刘婷婷老师以“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孤独之旅》?”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并在主问题之下围绕“孤独”设计四个环扣式子问题,引导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鸭子)的角度进行比较,体会杜小康由品尝孤独——战胜孤独——升华孤独的心路历程,一步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文本解读。探究“孤独”的内涵,从而理解小说“成长”的主题。


专家评课

课后,两位上课老师就进行了说课,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陈莉老师和七中育才备课组长朱余秀分别就磨课交流教研组建设理念和磨课过程。


最后,何立新老师对两堂课进行点评。两堂课不谋而合选择了探究小说的主题,两位老师就同一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课堂呈现,两个教研组精致打磨。亮堂两位老师两个教研组共同呈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精神盛会。同时,就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何老师再次强调,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要紧扣文本,要有文本意识、作者意识、编者意识;语文课堂需要理性思考。

梁惠娟副校长为评课专家和上课教师颁发了证书。

“双减”实践促改革,固本创新谋发展,改革浪潮滚滚而来,七万语文人勇担教育教学改革使命,在教育教学方面始终致力于高品质、高水准。十年积淀、十年发展,七万人经受住了考验,走过一个十年,将带着这份辉煌的答卷奔赴下一个十年。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