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武汉四中属于什么档次(武汉四中排名)

摘要十年六清北武汉四中创建于1899年,是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

十年六清北

武汉四中创建于1899年,是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百佳特色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文化名校、武汉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武汉市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占地160余亩,是全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中学。

从博学书院,到私立汉口博学中学,再到武汉四中,三个世纪的跨越,多少风云激荡,多少风雨兼程,初心与使命,拼搏与辉煌,都深深镌刻在博学园中。

01

悠久的历史

万水千山来时路

历尽天华成此景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缓缓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壮丽书写。在武汉四中一百二十三年的征途中,先后培养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华宝,著名外交家、“中国中东特使”孙必干,中国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浦寿昌,神舟飞船测控总指挥陈长贵将军,著名评书大师何祚欢,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湖北省肺科医院院长彭鹏和ICU主任胡明等诸多科学家、外交家、艺术家、教授等,可谓群星璀璨。

△ 20世纪前期,博学书院部分师生合影

△ 21世纪武汉四中行政楼

△ 袁隆平院士重返母校,重回昔日教室

02

优美的环境

百啭千声行处是

赏心花木四时新

树影婆娑,钟声悠悠,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袁隆平给母校的一封信》

樱花红陌上,

杨柳绿池边。

梧桐蔽日阴,

芭蕉卷绿浓。

银杏铁干擎天,

金箔如洒。

亭亭几树梅,

绽蕊抱冰来。

03

优越的条件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历史建筑

百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博学精神以传承而常新。

△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校史陈列馆(钟楼) 始建于1907年

△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氏纪念堂(教堂) 始建于1907年


体育场馆

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的热潮引领新中国的蓬勃发展;从“单项优势、特色学校”到“五育并举、重点突出”,武汉四中走上全面发展的复兴之路。

△ 标准化田径场、室内训练馆:

2015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承办场馆

△ 标准化足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

△ 室内游泳馆

袁隆平曾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锻炼,游泳比赛可是武汉市第一名啊”。


人文科技馆

徜徉在科学的殿堂,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四中学子躬逢盛世;期待又一个院士、下一个大师脱颖而出,博学倍感自豪而骄傲。

△ 地理创新实验室

△ 物理创新实验室

△ 化学创新实验室

△ 生物创新实验室

△ 录播室

△ 创客教室

△ 图书馆

△ 阅览室


食堂、公寓

能容纳1200人同时就餐的武汉市五星级食堂,独立卫浴的学生公寓,在校学习自是一往直前,哪有后顾之忧。

04

优质的课程

五育并举促发展

博学文化谱新篇

百年老校,汇聚三个世纪的科技人文积淀,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博学文化”渊深而博大。五育融合,立足新高考,以课程为育人载体,以高考质量为保障,武汉四中课程文化体系根深而叶茂。

开发博学文化资源

完善五大课程体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 生物实验课

△地理实验课

开设特色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 社团活动

△ 篮球社活动

△ 文化艺术节

关注心理健康

培养健全人格

△ 心理剧展演

△ 团体辅导

05

优秀的队伍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中流击水,勇进者胜

武汉四中现有专任教师170余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武汉市首批正高级教师1人,省市名师2人,特级教师2人,市区学科带头人43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41人,全市高级教师109人,市区首席教师工作室5个。近三年诸多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0余部,教育教学实绩出色。学校已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经验丰富、敬业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

△ 全校教师合影图

学校近年教师获奖情况


06

优异的质量

少年自有凌云志

不负江河万古流

近几年,我校先后有张超、王卓、廖思颖、肖梦简、张紫霖、陈君宇等同学考取北大、清华等名校。高考纯文纯理一批上线率超过60%,600 人数及一本上线率位居武汉市同类学校前列。多次在市区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创造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佳绩。2019年高考最高分649分,600分以上27人;2020年高考最高分653分,600分以上48人,2021年高考最高分678分,600分以上47人,其中2021届万茹洁同学以678分(硚口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

△ 张超 被清华大学录取

△ 王卓 被北京大学录取

△ 廖思颖 被北京大学录取

△ 肖梦简 被清华大学录取

△ 张紫霖 被清华大学录取

△ 陈君宇 被清华大学录取

△ 万茹洁 被复旦大学录取

巍巍教堂,悠悠钟鸣。大风泱泱,大潮滂滂。百年奋进,初心如磐。博学师生使命在肩,四中征程未有穷期。

亲爱的同学,三年铸一剑,六月露锋芒。欢迎加入武汉四中,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