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百科 > 招生百科

伏龙芝军事学院为啥叫这个名(伏龙芝)

摘要《苏联伏龙芝学院为中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培养出了多少元帅和将军》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时间里,在我军当中,大多数革命军人出身农民,即使是有教育背景的指战员,大多数也都没有上过军校,在军校当中接受专

《苏联伏龙芝学院为中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培养出了多少元帅和将军》

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时间里,在我军当中,大多数革命军人出身农民,即使是有教育背景的指战员,大多数也都没有上过军校,在军校当中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军事指挥学习和政治学习。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一批军事素质过硬,政治合格,具备高水平指挥才能的指战员,同时加强同苏联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我军在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分别向苏联的军事学院推荐了数批学员。

伏龙芝军事学院

他们归国后大多数都成为了我军的高级指战员,军事家和政治家,甚至成为了共和国的元帅,但也有人背叛革命,成了叛徒。在1995年的授予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高级将领当中当中,其中至少有5名元帅、3名大将、7名上将、8名中将和7名少将有过在苏联学习的经历。这些曾到苏联学习的将领中,不乏有到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的将领。

美国西点军校


本期内容我们将为大家讲述我军那些曾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高级将领。这里我们需要先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发展历史说起。

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发展史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现校址位于莫斯科,创建于1918年10月7日,当时称为“农红军总参学院”,1921年改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1924年4月,著名的苏联军事家伏龙芝担任了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院长后,由于在改革和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5年11月伏龙芝伏龙芝元帅去世后,为纪念这位为学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军事家,1925年学院再次改名,改名为“工农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更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并将其并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

伏龙芝

该校是根据列宁指示而创建的,1917年11月7日苏联革命成功后,苏联国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反动势力的反扑和外国军事力量的干涉,使得苏联面临空前的压力。而当时苏联的高级将领中,大多数出生农民,缺乏必要的军事素养,未受过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缺乏军事素养和政治素养,就难以改变苏联红军的整体水平,提高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更难以服众,提高在国际上的威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苏联必须要建立起能够培养高水平指战员的学院,以此来提高苏军的综合水平。1918年12月8日,根据列宁的指示“农红军总参学院”建立。

朱可夫

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当中,该学院为社会主义苏联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官,特别是二战当中,该学校共向部队输送了1.1万名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为,同时诞生了一批批著名的军事家。包括苏军的崔可夫格列奇科、朱可夫、沃罗诺夫元帅,还有我军的刘伯承元帅,前八路军参谋长左权,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也都曾在该校学习过。也正是在战争时代为苏军和我军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将领,并在战争中成长为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而享誉世界,而被称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的军事家摇篮。

刘伯承

伏龙芝军事学院与中国的联系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建立之初,为支援苏联国内东方少数民族革命斗争,于1920年便成立了东方班,并在一年后扩展为东方系。1924年1月,新三民主义提出,并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正式开启了中苏合作的局面。次年,苏联在东方系的基础下成立了中国班,正式开始接收来自中国的军事学员,但只有4个名额,而此时黄埔军校也刚刚建立,并招收了黄埔一期学员。时任军政部长的程潜保送了学习优秀的黄埔一期学生左权、陈启科、李拔夫、萧赞育四人进入该军校学习。

左权

但由于四人都不懂俄语,中国班也没有中文翻译,四人只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的俄语。不想一年后,4人的资格被取消,蒋介石却选拔四个自己得意门生顶替了四人,改成贺衷寒、杜从戎、周明和王懋功四人。迫不得已,李拔夫选择改入基辅军校学习,而左权等人由于坚持自己的身份,经过争取后最终同第二批学员于1927年9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国班深造,完成三年制的学习后,于1930年6月回到上海,后经辗转进入闽西苏区。

年轻时的叶剑英

1927年南昌起义后,苏联为支持中国革命,专门成立了中国班,为中国革命培养优秀的人才,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例如有津贴补助,给予军官的待遇,学业上安排最优秀的老师授课等等。1927年11月,已经成为中共党员的刘伯承、贺龙、叶剑英、吴玉章等30人又前往苏联留学军事。而刘伯承由于一点俄语也不会,同样需要进行俄语学习,先是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进行学习,后由于成绩优秀,获得了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资格,同左权,陈启科,刘云,屈武,黄第洪5位中共党员在中国班学习。而叶剑英等其他学员则进入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特别班或者其他学校学习。

刘云

所以,第一批从中国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员一共为12人,其中有6人为中共党员,分别为刘伯承、左权,陈启科,刘云,屈武,黄第洪。另外6人则为国民党派出的学员,分别为贺衷寒、杜从戎、周明、王懋、萧赞育、陆瑞荣。


除了上述曾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将领以外,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又有多名高级将领被派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其中就包括林彪、刘亚楼、李天佑、杨致成、钟赤兵、谭家述、陈中明、赵华清和梁中玉等开国将领。建国后,我国也派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可以说,伏龙芝军事学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这所军校不仅是苏联高级军事干部成长的摇篮,同样是早期我军高级军事干部成长的摇篮。

(潜望者2021年2月3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