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问答

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摘要近日,北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于2014年拍摄的毕业照走红了网络,原来在这张“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一略显“奇葩”的合照,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近日,北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于2014年拍摄的毕业照走红了网络,原来在这张“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里,只有她一个人。这一略显“奇葩”的合照,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5月21日《法制晚报》)

古生物学,这是一个连北大人都不一定知晓的专业。而若问曾不被看好出路的薛逸凡如今在做什么,答案是振奋人心的:她已经修完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生物学硕士课程,目前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信息学博士专业录取,从下半年开始带薪攻读博士学位。而她最初选择古生物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热爱。

无疑,薛逸凡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专业,比起大多数的大学生,近乎是学到了极致、爱到了极致,笔者认为这是“工匠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一种体现。

还记得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提出了“工匠精神”这一代表着专注、执着、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等内涵的词汇。

谈及“工匠精神”,我们最先联想到的总是德国、瑞士、日本这样在工业上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国家。闻名世界的瑞士手表,之所以能稳站在世界尖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手表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的态度,要求品质精而不在量多。日本企业也有一种理念: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因此日本很多大企业都能在市场长期占据一席之地,屹立不倒;在文化方面,日本的文化传承也做得很出色。

“工匠精神”并非只能用在工业上,用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这是一种气质。产生于每一个专注、认真、坚定的人身上。

当代大学生,正是少了这种气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埋头苦读,只为高考那两天;成绩出来以后可能只用三天不到的时间匆匆填了几个自己对它们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专业。太多的学生,在最好的大学时光里茫然地度过,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四年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些什么。

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缺失或许牵涉教育体制的弊端,但更多的原因还得从自身去寻找。当我们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有没有做到专注、认真和坚定地去追求它、实现它呢?不要一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边后悔当初选错专业、埋怨老天,这不是一场分先后的比赛,却是足以对你的整个人生造成巨大转变的一种态度。

文/李海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