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问答

公大属于985还是211呢(公大是双一流学校吗)

摘要公平!2021年中央办公厅录用公务员,普通院校本科生占多数2020年中央办公厅招录公务员37人,名校毕业生寥寥无几,多数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甚至有三本院校毕业生逆袭上岸。此举,曾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公平!2021年中央办公厅录用公务员,普通院校本科生占多数


2020年中央办公厅招录公务员37人,名校毕业生寥寥无几,多数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甚至有三本院校毕业生逆袭上岸。此举,曾引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大家纷纷为中央办公厅的做法点赞。不唯名校、不唯学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成了美谈。

近日,中央办公厅2021年录用公务员名单出炉,再次沿袭了2020年招聘规则,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和名校毕业生同台竞技,不仅有参与的机会,优秀者更是一路过关斩将,完美胜出。



本次,中央办公厅共招录公务员39名,有来自顶尖名校,清华、北大的,有来自其他985、211重点大学的,也有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

其中,清华、北大毕业生仅2人。

985大学中,有来自川大、同济大学、人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威海)高校毕业生共7人。也就是说985大学中包括清北在内,录用人数仅有9人,还不到录用人数的四分之一。



211大学中,有来自华中农业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央财、南京理工大学共6人。

其余的24人均来自双非院校。当然,双非院校中有几所实力非常强大的,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外交学院等。不过,总的来说,普通院校毕业生占到了多数。一些高校可以说名不见经传,比如:百色学院,相信不少人听都没有听说过。即便如此,人家也和名校毕业生一起被录用。


学历层次方面,39人中只有1人博士出身,15人为硕士,本科毕业生共计23人。作为国家正部级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勇于打破非名校不用,非研究生、博士生不要的用人机制,唯才是举,可以说是深得人心的。

中央办公厅录取公务员公平、公正也给我们几点启示:

首先:单位用人机制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高考录取接近尾声,考上名校的考生喜不自胜、踌躇满志。考进普通院校的考生,有的难免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其实,大可不必。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学历也不过是敲门砖。教育部早已下发通知,要求用人单位扭转“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并将经认定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



当然,任何制度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中央办公厅作为正部级单位可以说带了个好头,树立了榜样。本次录用公务员,不少人都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这再次说明,单位的用人机制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非985、211名校毕业生不用的用人导向会慢慢发生变化。

其次: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普通院校毕业生之所以能够逆袭成功,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因为努力,当机会来临时,就紧紧地把握住了。

有的大学生目标很明确,可能从大一开始,就在积极为考公务员做准备。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这样,当跨出大学校门的时候,他们已经成竹在胸,顺利上岸就变得轻而易举的了。



第三: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出身名校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平台。出身名校固然好,但是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缺少名校的“护身符”,只能凭自己硬闯一片天地。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因此,上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里能成为优秀学生会干部,能入党,将来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事业编,抑或到企业就业,自然都是加分项。

可以说中央办公厅公平、公正地录用公务员,给普通院校毕业生更多的机会和信心,值得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