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子湖大学城到河南大学校庆——变与不变(郑州大学是龙子湖大学城吗)
今天是2022年10月1日。
祝我们的国家和平安乐,祝我们的国民过上舒心的日子。

2022年,河南高考河南2022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大约有83.3万人,较2021年增加约4.2万人。
2021年,全省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25万人,参加普通高考全国统考的考生为79.07万人,对口招生省统考6.98万人,专升本省统考18.74万人。
河南大学校庆的消息,刷屏了。

9月25日,河南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在庆祝会上,我们看到了郑州大学校长李蓬院士致辞。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两个让河南人寄予厚望的院士校长同台了。
(几乎同时间,在9月23日,作为同根同源的河南师范大学校举行了百年校庆倒计时365天启动仪式。)
接着,我们再次看到了河大学子转发的那句:猗欤吾校永无疆。
虽只有7字,但是河大百年来的或喜或悲情绪,发展中的波折崎岖,以及校友对母校深厚的情感,河大对学子的期盼,尽在其中。
无论何时,无论河大未来如何,但凡河大学回忆母校,这7字足矣。
祝福河大!110岁生日快乐!(虽然晚了几天)
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领头羊,在如此历史机遇期下,一定会在新的校长张锁江带领下,迎风破浪,更上一层楼,这是我这个小民,也是河南所有民众的期盼。
二、河南大学—至暗时刻已过2017年9月,河南大学与郑州大学一同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9月25日,河南大学109年校庆日,当天上午,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正式启用。
2022年6月5日上午,河南大学校长聘任仪式在郑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校友加盟,让河大实现了多年院士校长的夙愿。
河南大学在2022年8月公布了其2021年财务数据。
其中,2021年决S收入达到了41个亿,收入合计32亿元。
随着上述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大至暗时刻已过。
1.地域劣势:郑州校区正式启用,校区内部软硬件飞速完善。
2.人才:随着张锁江的加入,河大的院士校长梦实现了,相关人才引进也更上了一层楼。
3.经费:不说对标发达省份,至少河南真的给了能给的。
不论是建国后的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被拆分,元气大伤。还是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这我认为同样是河大长期不振,多年来发展乏力的重要因素),还是落子龙子湖,布局郑州校区的进度缓慢,这些都过去了,今天的河大站在了一个最佳历史机遇期,多年来布局与经营,终于在新的领导班子到来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同时,河大与终于拿到了最重要的“身份”——双航母。
接下来,我们就看河大在新的阶段下,到底能走到哪个层面了。
三、这些年的变与不变变
随着新的人大刀阔斧改革,河南高等教育和科研迎来新的时期,不仅是高教的投入,包括高校的结构和分层,都有了新的划分。
2021年12月28日,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揭牌仪式在郑州举行。
2021年以来,河南相继组建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等,发力重组省内实验室体系,进一步调整集中资源。
2021年12月,明确提出,到2025年。河南的学子不出市就能上本科,学习艺术、体育的学子在本省就能上本科类院校。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恢复重建仲景国医大学。
2022年9月27日,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马歇尔国际消化医学研究中心、神农种业学院建设和河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创建。
通过上面的规划和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河南科研体系和实验室体系,都出现了重大变动,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
一方面,郑大河大占据了分配顶端,同时,农大几乎获得了除此之外最大的重视,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省里将会直接重点支持农大,不再是含糊地说多个学校同时支持,农大的地位正式提升了半个档次。另外,将会有更多学校出现,省里将会建更多大学,去均衡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量。(注意是量,而不是质,这说明,只是给到)
不变
可是放眼全国,我们河南高校的地位和处境仍然没有什么太大改善,信阳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更名大学的工作仍然没有明显的进展。
与此同时,国家三大奖的突破也没有到来,人才培养和经费,都与教育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并没有看到缩小的迹象。
这些年,我们明白短板,也一直在追赶,但是却看不到差距在缩小。
四、依旧有曙光,迷雾中依旧有路2022年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共新增7所高校,其中广东省独占3所,分别为: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9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在广州南沙举行。
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想要实现自身高等教育的突破,一方面要超量投入,另外还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这些,我们河南都不具备。


8月16日,大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说在官方定义中,至少河南是有分量的,只是我们在科技高教实力方面,在这几个中,仍然是最弱的。
高校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个学校自身的问题,也与地域经济和城市发展深度绑定,只有河南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我们的高校才有更光明的未来。
虽然,你我都知道,河南高等教育真的要取得快速提升,就是主要高校中,比如郑大或河大成为部属高校,拿到中央财政和政策支持,但是这些都不可能了,我们只能靠自己。
前途虽然,但是总有光亮,我们都是时代的一个小小浪花而已,能做的,就是带着点希望,为前路祈祷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阳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