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体育运动学校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
6月7日上午,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东莞市体育代表团成立仪式在东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这也意味着东莞备战省运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本届省运会将于11月在清远市开幕,大部分竞赛项目将提前在6-8月完成,这是对东莞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检阅。
省运会是广东省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综合性运动会,既是各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比拼舞台,也是展示各市综合发展水平和人民精神风貌的绝佳窗口,抓好备战参赛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东莞共1000多名运动员顺利取得参赛资格,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近400人,创下东莞省运会参赛人数历史新高。

吕成蹊向武一婷授予东莞市体育代表团团旗。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体育代表团名誉团长吕成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体育代表团团长武一婷,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体育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司琪,以及代表团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团成员,以及市级体育训练单位负责人,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东莞市府办二级调研员黄福泉主持。
创下东莞省运会参赛人数历史新高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有力推动全市体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成功举办2019年篮球世界杯、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国际大型赛事,得到了外界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启动仪式上,司琪为东莞备战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情况作报告。据悉,目前东莞正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各参赛单位和运动员加强训练、全力备战,主要有四点举措。

一是主动谋划,优化项目布局。本届省运会首次分设竞技体育组和群众体育组比赛。东莞广泛整合体育资源力量,坚持市镇联动、体教融合,搭建以东莞体校和市游泳中心为龙头、以石龙镇等11个市级业余训练基地为支撑、以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为补充的架构,启动项目和队伍组建。“我们及时根据省竞赛政策调整布局参赛项目,努力增加更多比赛夺金点,在市体校和市游泳中心增设现代五项、花样游泳项目和柔道队伍,设立专项启动群体组项目组建,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马术队伍,顺利完成了竞技体育34个大项和群众体育9个大项的组建工作。”司琪说。
二是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组队。东莞科学制定参赛目标,综合分析研判各方面因素,根据本市参赛运动员成绩和其他城市相关数据对比,拟定各参赛项目的目标金牌数和团体总分数,推动各组队单位围绕参赛目标持续加强训练,提升参赛水平。有序推动参赛组队,精心组织各参赛队伍完成系统注册、资格审核、年度参赛、文化考试、体能测试等工作。今年东莞共1000多名运动员顺利取得参赛资格,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近400人,创下东莞省运会参赛人数历史新高。
“我们及时灵活调整训练单位,根据参赛形势变化,果断调整足球项目由麻涌镇和松山湖园区按年龄段分组统筹,赛艇等4个大项由市游泳中心统筹管理,更加精准科学统筹管理参赛队伍,保障参赛水平。”她说。

司琪为东莞备战第十六届省运会工作情况作报告。
三是全力备战,提升竞技水平。东莞组织高水平赛前大练兵,举办市第十届运动会,对标省运会的竞赛政策,设定市运会的项目、年龄和组别,组织省运会参赛运动员全部参加市运会比赛,在实战中增强竞技能力。加强对镇街参赛队伍备战督导,实行“一对一”联系督导制度,落实专人指导各支参赛队伍训练备战,支持参加省青少年体育比赛,实行以赛促训,提升比赛成绩。
四是完善机制,强化服务保障。东莞加强市级训练单位阵地建设,完善市体校领导班子配置,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训练效能,支持市游泳中心增办项目和统筹项目,提升项目竞争力。加大对参赛项目的投入力度,市财政设立省运会参赛专项,按照项目对组队训练单位给予资金支持,镇街相应配套投入,为训练单位和运动员参赛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主动对接上级体育训练部门,争取更多备战工作主动权,成功争取项目承办、省级后备竞技人才选拔等支持。”司琪说。

吕成蹊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发言勉励体育代表团勇创佳绩。
努力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启动仪式上,吕成蹊向武一婷授予东莞市体育代表团团旗,并代表市委、市政府提了四点希望:
一是突出科学、突出细节,着力抓好备战省运会最后阶段各项工作。加强对省运会改革新内容、新规则的学习研究,主动适应新变化,提高备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正确把握体育竞技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赛前训练,注重防伤防病,避免非战斗性减员。要注重调适心态,轻装上阵,努力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挑战。
二是全力拼搏、全力争先,以优异成绩为东莞争光、为人生添彩。四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上届省运会东莞市竞技体育组金牌总数与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4、地级市第2。本届省运会上,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敢打必胜,坚持“确保强项,突破弱项,争创佳绩”的参赛原则,以必胜的信心,顽强的斗志,突破自我极限,赛出最高水平。
“特别是对于射击、游泳、篮球等重点优势项目,要稳扎稳打,做到有金必夺、有分必争,努力比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答卷。”吕成蹊说。

三是赛出风格、赛出精神,充分展现莞邑健儿风采、展现东莞城市风尚。比赛不只是在力量和技巧上分胜负,更要在作风和形象上比高低。吕成蹊鼓励代表团要大力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尊重规则,努力打造一支既能打硬仗、打胜仗的精锐之师,又能尊重对手、尊重裁判、作风优良、受人敬重的文明之师,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以运动场上的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感染和带动全市上下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攻坚克难、走在前列。
四是精准服务、精细保障,确保运动员以最佳体能、最佳心理、最佳状态参赛。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比拼争先,离不开赛场下的有力保障。省运会赛事安排密集、参赛时间长、涉及环节多。代表团要加强组织领导,严肃赛风赛纪,闭环防控疫情,确保万无一失。各参赛队伍要高水平排兵布阵,确保队伍保持最佳状态。他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体育健儿备战参赛提供最好的条件,营造最佳的氛围。

声音
东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王峰:
广东省第16届运动会东莞市体育代表团的成立吹响了本届省运会的冲锋号,也意味着运动员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第15届省运会上,东莞市体育运动学校(下称东莞市体校)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历史性的46枚金牌,2673分的优异成绩。
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和刻苦训练,现在马上要走上第16届省运会的赛场,东莞市体校承担了射击、羽毛球、田径、击剑、体操、射箭、男女篮球、现代五项等8个项目的比赛任务。
东莞市体校培养出了梁富亮、王凯华、李月汝、惠子程、吴瑞庭、徐杰、胡明轩、杜润旺、雷篮曦、任翔宇等一大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优秀运动员。这届省运会,我们更要有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荣誉意识,争取为东莞体育代表团担更大的责任,做更大的贡献。
东莞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泽:
广东省第16届运动会东莞市体育代表团在高考日成立是一个好的开端。今年,东莞迈上“双万”新起点,我们对东莞的体育有了更高的期待。体育是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省运会我们以更高昂的姿态出战,希望展现东莞风采和东莞竞技精神。
省运会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体育综合实力,各个城市都摩拳擦掌,想取得好的成绩。这届省运会竞技体育组共有41个项目,东莞共参加了34项,是历史上东莞参加省运会项目最多的一次。
就备战状况来说,我们准备得很充分,还有一个多月第一个项目就会开赛,我希望东莞选手能够取得好成绩,为本届省运会东莞市体育代表团开一个好头。
组队单位代表黄江镇镇长李冠洲:
自行车项目一直是黄江镇竞技体育的一面旗帜。黄江自行车队自2000 年成立以来,多次代表东莞市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体育赛事,获得20 余次全国性比赛冠军、8次省运会冠军,先后向国家自行车队输送6名优秀运动员,广东省自行车队输送50余人,达到国家健将级运动员3人。
今年7月,黄江自行车队将代表东莞市参加省运会自行车项目的4个小项,进行26枚金牌的争夺。
这届省运会周期我们累计投入 600余万元全方位全链条保障自行车队员的训练,特别在竞技装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为运动员购置竞赛顶级的专业设备。与此同时,在人员保障上加大力度,毫不松懈地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日常训练。
黄江镇将全力做好自行车项目各项保障工作,保障黄江自行车队运动员们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为东莞市体育代表团在省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作出黄江应有的贡献。
【记者】龚名扬 章倩倩
【摄影】龚名扬
【视频】黄伟兴
【作者】 龚名扬 章倩倩 黄伟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