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漠漠烟如织
发布者:刘原•
2024-07-05 20:00
摘要“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词作,也称为《菩萨蛮》,在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原文及翻译以下是“平林漠漠烟如织”的原文及其翻译:原文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存疑)〔唐代〕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平林 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代 诗人李白的一首词作, 也称为《菩萨蛮》, 在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平林漠漠烟如织”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存疑)〔唐代〕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更短亭一作: 连短亭)
翻译
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
翠绿苍碧的山色深到极致。
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 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 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 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赏析
“平林漠漠烟如织”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 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 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 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 因而从整体上来说, 情与景、主观与客观, 又融成一片。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宋僧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记载, 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 复不知何人所撰, 被魏道辅泰看见而喜爱。 另一种说法是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一〇四认为此词是李白为思蜀而作。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人刘熙载《艺概》卷四疑此词作于唐玄宗西幸之后。
结论
综上所述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词作, 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原”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