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宋辛弃疾
辛弃疾 《破阵子》概述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杰出 爱国词人, 他的《破阵子》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辛弃疾卓越的艺术才华, 也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 以下是关于《破阵子》的详细信息:
作品原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原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作品翻译
该词的翻译如下: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 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 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 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 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 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 可惜已是白发人!
作品赏析
《破阵子》一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 展现了作者对于抗金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词中的主角是一位在醉酒中依然不舍弃武器, 梦中还能听到战斗号角的老兵形象。 他回忆起年轻时在军营中的生活, 士兵们分食烤肉, 军乐队奏响激昂的战歌, 沙场上秋风萧瑟, 正是出征的好时节。 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壮丽而又悲壮的战争氛围。 而“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 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 最后,“可怜白发生”一句, 却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的热情与梦想, 揭示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悲愤。
创作背景
《破阵子》这首词据传是辛弃疾在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所作 。 当时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 进行了第二次“鹅湖之会”。 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 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主题思想
《破阵子》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作者对于抗金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个人对于 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深感慨。 词中通过描绘梦境中的军旅生活和战斗场景, 表达了作者对于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同时, 通过“可怜白发生”这一句, 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全词在结构上打破传统规则, 前九句与末一句形成鲜明对比, 使得主题更加深刻动人。
以上就是对辛弃疾《破阵子》的相关介绍。 这首词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 也深刻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