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忆王孙
萋萋芳 草忆王孙
“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出自宋代 李重元的一首词, 具体名为《忆王孙·春词》。 这首词主要是写景, 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的详细解释:
原文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翻译
暮春时节的萋萋芳草总是让人想起久去不归的游子 杨柳树外楼阁高耸, 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 杜鹃声声悲凄, 令人不忍听闻 眼看又即将到黄昏, 暮雨打得梨花凌落, 深深闭紧闺门
赏析
《忆王孙·春词》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小令, 此词主要写景, 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 那一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 在场景的转换上, 它又呈观一种由大到小, 逐步收敛的特征。 全词用一连串带有伤感的暮春意象来衬托相思的伤感, 婉转动人。 李重元远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 生平不详, 工词。 《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四首, 皆是颇具意境的佳作。 例如第一首写闺阁愁思: 佳人高楼远望, 只见连天芳草, 千里萋萋, 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 痛“不忍闻”。 暝色渐入庭院, 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 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 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这首词的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 “王孙游兮不归, 芳草生兮萋萋”之语, 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 点明了时间、季节。 。
总的来说,《忆王孙·春词》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组合和不露痕迹而天然精巧的构思, 描写了一个独立、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 它通过暮春的景象描绘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语言简洁却情感丰富, 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同”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