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问答

清平乐雨晴烟晚

摘要清平乐·雨晴烟晚《清平乐·雨晴烟晚》是五代时期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闺中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伤春怀人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内容、意境以及创作背景的详细解析。词的内容与意境上阕:自然景物与闺中少妇的情感上阕主要描述了雨后初晴的傍晚景色以及闺中

清平乐 ·雨晴烟晚

《清平乐·雨晴烟晚》是五代 时期冯延巳创作的一首词, 表达了闺中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伤春怀人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内容、意境以及创作背景的详细解析。

词的内容与意境

上阕: 自然景物与闺中少妇的情感

上阕主要描述了雨后初晴的傍晚景色以及闺中少妇的行动和情绪。 首先,“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这里的“晚”字点明了时间, 而“绿水”二字则交代了气候, 表明现在正是春天。 这两句描绘了雨后放晴, 夕阳残照, 烟霭空蒙一片, 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的景象, 充满了春意盎然的气息。

随后,“双燕飞来垂柳院, 小阁画帘高卷”, 这两句通过双燕归巢和画帘高卷的动作, 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期待和失望。 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 而人却未能归来, 她通过卷起画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归家的期盼和对独守闺中的无奈 。

下阕: 少妇的孤独与期待

下阕继续描绘女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独倚朱栏的情景。“西南新月眉弯”, 这一句既描绘了天空中新月的形状, 也暗示了女主人公心中淡淡的哀怨和怅恨。 她望着新月, 希望能像新月一样, 虽然形单影只, 却能坚守着希望。

最后,“砌下落花风起, 罗衣特地春寒”, 这两句通过落花随风飞舞和罗衣显得格外寒冷的描写, 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人的思念。 这里的“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 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 意味着春夜的风使她感到格外寒冷, 不仅仅是因为她只穿了件薄薄的罗衣, 更主要是因为她的独处而不能在心头激荡着暖流, 这“寒”即是天寒, 更指心寒。

创作背景

据搜索结果显示,《清平乐· 雨晴烟晚》的作者冯延巳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 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 文人的气息很浓, 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清平乐·雨晴烟晚》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 物的描绘和闺中少妇情感的抒发, 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闺情画卷。 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 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 使得整个画面既富有诗意, 又饱含深情。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原”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