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卢纶意思
塞下曲 ·卢纶的意思
《塞下曲》是卢纶创作的一 组边塞诗, 共有六首, 每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生活的不同场景, 展现了边疆战士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卢纶通过这些诗歌, 表达了对士兵们勇敢精神的赞美, 以及对国家安宁和统一的渴望。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描绘了将军动员出发时的壮观 场面, 颂扬了将军的威风和军容的严整。 诗中通过描绘将军的装备和军队的反应, 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和威武。 例如,“鹫翎金仆姑”, 是写将军的佩箭, 用大型猛禽“鹫”的羽毛做箭羽, 既美观又迅疾有力;“绣蝥弧”, 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在将军手中显得精美。
《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 三》是卢纶组《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描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 诗的开头“月黑雁飞高”并非眼前之景, 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 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 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这首诗写景写人, 巧妙结合, 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气氛。
《塞下曲·其四》
《塞下曲·其四》描写边防将士 取得重大胜利后, 边地兄弟民族在营帐前设宴劳军的场面, 气氛热烈融洽。 这首诗赞颂了边地人民和守边将士团结一心, 保卫国家安宁与统一的豪迈气概。 诗的语言精炼含蓄, 情态活跃鲜明, 细吟组诗, 军营之生活, 守边之艰苦, 胜利之欢腾, 无不历历在目, 令人感奋。
总结
卢纶的《塞下曲》通过对边疆战士生活的描绘, 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艰苦, 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这些诗歌不仅是对士兵们的赞美, 也是对国家安宁和统一的渴望的体现。 卢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使得这些诗歌成为了边塞诗中的佳作,并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