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问答 > 招生问答

二十中学校(天津市二十中学怎么样)

摘要来源【中国教育学会】4月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支持,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承办的初专委“面向未来•初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

4月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初专委”)、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支持,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承办的初专委“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第3站)”活动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践行‘双减’:初中学校高质量发展行动——‘五育融合’课程建设赋能学校高品质发展”。初专委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主持会议。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齐聚云端,共计1.3万余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杜荣贞

杜荣贞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金名片”,是海淀兴区强区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海淀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夯实“双减”成果,重点实施中小学校内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大家能够深入交流探讨,总结初中学校“五育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有所收获与启发。希望海淀区每一位校长明确海淀教育当好排头兵和走在最前头的发展定位,以海淀教育人的自信担当,带好队伍,共同耕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回应百姓的新期待。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 吴甡

吴甡代表初专委祝贺本次活动顺利举办。他表示,初专委在罗滨理事长的带领下,把握初中教育的改革方向和重点工作,聚焦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举办了多场品质高、影响广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他指出,2021年11月“初中教育校园行”正式启动,先后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举办了两场活动,令各地初中学校的校长、教师们备受启发和鼓舞。本次活动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他希望,通过学校的分享展示和“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的交流研讨,共商共研“五育融合”课程建设赋能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 陈恒华

在“面向未来•初中教育校园行——走进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单元,陈恒华以《做脊梁教育,建高品质学校》为题,分享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

一是在庚续教育使命方面,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力为新中国培育建设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构建鲜明“德育特色”的育人体系。二是在传承育人理念方面,学校在继承“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育人理念,五大素养为学校的育人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成为了学校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根本遵循。三是在脊梁教育方面,建设“五彩课程”(“五彩课程”包括三个层级:共同基础类、拓展应用类和创新发展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数字校园,提高学校育人效能。四是在建强“四有”筑梦人方面,营造“德福一致”的师德文化,树立“爱生、善教、勤学、笃行”的教风;通过建设育苗工程、启航工程、青蓝工程、筑梦工程和名师工程,营造“双岗制”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建立“问题即课题,备课即研究”的校本科研模式,倡导教师每年都进行一个“微课题”研究,用研究的视角与方式来推进工作、改进教学。

随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助理李久省、初中部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李浴振、德育副校长曹宇红、心理教研室主任谢庆红分别介绍了学校对于学科德育、项目化学习、劳动课程、心理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初专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刘莉莉以《“五育融合”的校园生态》为题作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对于“脊梁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框架的系统设计,不仅是实践层面的展示,更是一种引领和升华。她表示,学校在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形成了自适应生态。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书记、校长,初专委副理事长金卫东结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经验展示作专业点评。他总结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学校的育人理念及其价值取向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学校的课程体系及其办学实践能够承载学校的育人理念,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三是学校的办学模式及其育人文化立足区域、融入社会、适应时代、打开边界、融通未来。

在“‘面向未来•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单元,围绕“初中学校‘五育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主题,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作《“五育融合”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他从“五育融合”的必要性、“五育融合”的具体内容、“五育融合”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作重点阐述。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初专委理事王世东,北京市文汇中学校长杨建,北京市延庆区教委副主任、延庆区第一中学书记、校长、初专委理事陶汪来,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赵卫群,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书记、校长白计明,北京市密云区第三中学书记、校长王立敏六位校长分别作主题发言。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校长、初专委副理事长周颖,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教育干部学院)院长、初专委学术委员会委员胡淑云,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原校长、初专委学术委员会委员郭涵,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宋萑分别对六位校长的分享作专业点评。

本次活动走进学校深入调研初中教育实际,发现和总结初中学校“五育融合”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对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初专委将继续走进更多学校,为全国各地初中学校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携手更多的校长、老师,彼此赋能、协同发展,为初中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执行校长申军红主持上午会议

合影留念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供稿,中国教育学会编辑整理)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学会】,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