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水利职业中专(山东省水利职业学校好吗)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万物之本,水是生态之基。上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20年代,从兴水利、治水患到人水和谐共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奉献情怀。李心学一家三代祖孙四人在水利战线上,用“坚定、传承、信念”见证了无棣水利事业的发展,更是将他们的大好青春和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无棣水利事业。
——题记
2020年主汛期到来之际,李心学从奋战了近半年的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指挥部驻地回到无棣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终于松了口气可以按部就班地正常工作的他,在工作日志上这样写道:“总投资8.27亿元实施的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德惠新河、马颊河(分洪)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德惠新河白鹤观闸、胡道口闸和马颊河孙马村闸3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德惠新、马颊两河在建工程施工围堰已全部拆除,具备了安全行洪能力,能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李心学还欣慰地写道:“在水利战线上奋斗了四十载,能够全程参与建国以来无棣县实施的投资额度最高、清淤里程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此生无憾!”

交付使用的德惠新河白鹤观闸
1961年,李心学出生于无棣县埕口镇宋王庄村。1981年,在无棣县马颊德惠河道管理段参加工作。河道管理段负责无棣境内马颊河、德惠新河行洪蓄水挡潮及孙马村闸、白鹤观闸、胡道口闸三座大型拦河闸的运行管理。他在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三个基层闸管所一干就是12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巡河、护闸,从不叫苦喊累。盛夏时节,河闸附近,蒿草过人,蚊虫肆虐。李心学白天巡坝检查,晚上不顾蚊虫叮咬在简陋的闸房内,就着忽明忽暗的烛光,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工作日志和心得体会,为马颊河、德惠新河两河的行洪除涝及确保两河沿岸村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右五为李心学
由于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李心学不愿意接受笔者采访,他为什么会选择水利工作不得而知。不过,笔者在李心学同事那里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了一些情况。李心学之所以选择水利工作并为之奋斗了四十载,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自小在河边长大,与河水朝夕相处有感情;其二,受家庭影响,子承父业。
李心学的老家宋王庄村东就是德惠新河。德惠新河,因流经德州、惠民两地而得名,它是宋王庄的护村河,也是村民们的母亲河,日常生活用河里的水,农业生产也用河里的水。儿时的李心学常和小伙伴们在河岸采野菜、和泥巴、捉蜻蜓,有时还学大人那样在河里打鱼摸虾打牙祭。可以这么说,是德惠新河陪伴着李心学渐渐长大。长大后的李心学才知道,德惠新河是父亲和老一代无棣水利人亲手挖出来的。
1968年,开挖德惠新河时,李心学的父亲李健身就是治河大军中的一员。李健身出生于1932年,1961年进入无棣水利系统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无棣县地处沿海,为禹疏九河之末梢,历史上洪、涝、旱、碱、潮灾害频繁,均与水密切相关。为减轻灾害,唐初曾疏浚无棣河、马颊河以泄洪水。清光绪年间曾于鬲津河上建闸,以御潮沙。清末民国年间,马颊河、鬲津河均筑有堤防,但大都不能坚持长期防治,终致河道淤塞,堤防残破,潮不能挡,洪不能泄,涝不能排,旱不能灌,碱不能除,“五害”绵延,世代不绝,严重阻碍着无棣的开发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无棣的实际出发,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带领全县人民大抓水利建设,先从小流域着手,发动群众挖沟排涝,治涝改碱,初见成效。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无棣县开始洪涝旱碱综合治理。李健身与无数无棣水利人一道,用激情燃烧的革命热情,靠肩扛、手抬、推土车,对境内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进行整治,培厚加固堤防,修建蓄水闸、故河道水库和机电扬水站。李健身是首批参加德惠新河、马颊河干流河道治理开挖的亲历者,更是实现“一定要根治海河”的见证者。
子承父业。1981年,20岁的李心学从由无棣县水利局安装队光荣退休的李健身的手中接过“水利棒”,为无棣水利事业发展继续奋斗。十年后的1991年,李健身的小儿子李心义在无棣水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参加工作,负责工程施工。李心学、李心义兄弟俩在父亲的教导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每一件分内工作。

右二为李心义
1992年10月,无棣县成立了由水利、土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马颊河、德惠新河国有土地确权划界小组,李心学是主要参与者。12月份的鲁北大地天寒地冷,李心学和同事们迎着六七级的西北风徒步奔走在土地确权一线上,对马颊河、德惠新河两河四岸205公里水利工程用地范围进行地籍调查、指证界址、埋桩定界,完成11个乡镇、123个自然村8.8万亩外业勘测任务。1993年年初,在李心学的带领下,他与技术人员完成了内业整理工作,为当时的国土部门尽快地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在他的主持下,对确权土地推广国有土地进行了有偿使用承包,签订合同182份,承包期限为20年。这一年,李心学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无棣县马颊德惠河道管理段副段长,并于同年8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无棣县马颊德惠河道管理段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李心学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心血,源远流长的马颊河知道,碧波荡漾的德惠新河知道,沿河两岸的数以万计的百姓知道……
2010年8月,由于无棣境内受强降雨过程影响,再加上游聊城等地连降大暴雨,洪水下泄力度加大,境内的马颊河孙马村闸前水位4.68米(超警戒水位0.60米),9孔闸门全部腾空,马颊河洪水下泄流量达550立方米/秒;德惠新河白鹤观闸前水位4.43米(超警戒水位0.27米),22孔闸门全部腾空;胡道口闸前水位3.72米(超警戒水位0.93米),7孔闸门全部腾空,德惠新河洪水下泄流量达415立方米/秒。针对汛情,无棣县迅速启动Ⅲ级防洪应急响应,宣布德惠新河、马颊河进入预警状态。
险情就是命令。身为无棣县马颊德惠河道管理段副段长的李心学闻讯后,顾不得照料正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老父亲,赶赴抢险一线,喊出:“是党员的,跟我上!”他迅速组织起了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连续坚守险情一线近35个小时,尽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被无棣县委、无棣县人民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李心学的三等功荣誉证书
2019年,无棣县水务系统改制,李心学的原单位合并重组,李心学负责无棣县水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工程管理运行工作。2020年春节疫情防控期间,李心学放弃与家人团聚,大年初二就主动带领两名同事承担起了疫情防控值班任务,严格进行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布控消杀,最大限度防范疫情输入风险,为职工和小区居民筑起了防疫安全防线。同年2月20日,省重点水利工程德惠新河、马颊河(分洪)综合治理工程复工,身为工程指挥部成员,李心学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到指挥部驻地,为工程复工紧张工作着,十天半个月回不到县城的家中一次成了家常便饭。直到7月17日,在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的德惠新河白鹤观闸除险加固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大型挖掘机械拆除了为项目工程施工进行的阻水围堰,德惠新河再次通畅无阻后,李心学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终于可以“解甲归田”了。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在无棣水利战线上耕耘数十年的老黄牛李心学将水利人的接力棒传递给了儿子李维红,他对儿子说,要做好无棣水利人,就要随时准备做一粒沙石,水利工程上哪里需要就扎根在哪里。

右一为李维红
1983年出生的李维红中专毕业后,追随爷爷、父亲、叔叔的脚步,于2010年进入无棣县水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现任施工小队副队长。
无棣水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无棣县水利工程总公司,原为无棣县水务局二级单位,国有企业,成立于1965年。公司先后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总投资8.27亿元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无棣县德惠新河、马颊河(分洪)综合治理工程就是由该公司承建的。
抗洪亲兄弟,防汛父子兵。工程建设期间,作为工程指挥部指挥人员和施工建设者,李心学和弟弟李心义、儿子李维红为工程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兄弟、父子水利情,一时被传为佳话。
李维红告诉笔者,他爷爷李健身和奶奶都是20世纪六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爷爷是2013年去世的。如今,84岁的老奶奶仍在关心着国家大事,还下载了学习强国APP。每当李维红从水利工程工地上回到家,一有空儿就将学习强国APP上新闻读给奶奶听。
作为新一代无棣水利人的李维红说,无棣水利事业需要有人继承,需要有人去奉献,我以“水三代”为荣,不会给爷爷、父亲,还有叔叔丢脸。李维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维红自参加工作以来,通过自学相继取得了助理工程师职称以及安全员、塔吊司机资格、建筑材料员等相关特种证件,并参加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函授本科学习。已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李维红有一个最大的心愿,那就是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像爷爷、像父亲那样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无棣水利事业奉献青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德惠新河鸟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李心学一家三代水利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但他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以水利人不变的浓浓情怀,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这种精神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