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电力技工学校排名(博山技校)

关于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的部分档案。

《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概况》手册封面。
晨报淄博6月6日讯(文/图记者 马斌 通讯员 胡元玫)“培育具有基本学理与实际经验之窑业技术人员以配合国家之工业建设计划造就窑业工厂之技术干部以谋我国窑业技术之改进与师范。”这是珍藏在淄博市档案馆特藏室、印刷于1948年的《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概况》手册封面上的一段话。这所当时建在南京的学校,建国后却机缘巧合地迁到了博山。说起这所学校,因为历史久远,很多人可能从未听说过。
今天,在淄博市档案馆翻阅《淄博市志》,能清楚找到这样一个记录:“1949年10月9日,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接收的南京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迁至博山,建立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目前,淄博市档案局有很多关于这所学校早年的档案,从《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建校筹备及各项计划概要》到《学校简历概况表》,再到《到阿富汗邀请制陶专家》等,涉及方方面面有几十卷之多。
那为何建窑业学校?1946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一周年纪念日前夕,从当时江西《民国日报》刊登的一篇电讯通稿中就能看出相关端倪:“国家欣逢胜利,应有名瓷分送盟邦。景德镇旧时御窑,可改为国营瓷窑,并培养陶瓷窑业新颖人才。”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于南京中华门外岔路口创办该校。当时的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设陶瓷、玻璃、耐火砖3个专业。
从该校的教导纲要中,记者看到,当时这所学校是三年制,前两年以学校专业知识为主,到了第三年到工厂实习成了重点。教导纲要第三年第3条中,原文这样写道:“分发工厂实习使了解制造之技术及各项设备之使用与保养。”后该学校为何从南京迁至博山呢?史料记载,1949年,苏南、苏北和南京先后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和接办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级和初级职业学校,采取了“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学校原有教职工照常供职,而后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的要求,对原来附设在普通中学里的技术科、班、级进行了调整。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49年10月9日,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接收的南京国立高级窑业职业学校迁至博山,建立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后几经转折,并入济南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
如果想了解淄博档案馆特藏室更多详细情况,欢迎广大市民拨打预约热线(0533)3181404或3171381进行预约,届时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于6月5日到9日期间,可到淄博市档案馆(张店区联通路417号)参观档案特藏室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