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教学质量)
多措并举打造优质基础教育发展的高地
——邹城市中心店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记实
文/张学炬 孙玉昌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近日,中心店镇召开教育大会,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聚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推出一批规划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突出、办学质量优良的中小学校,将中心店镇建设成邹城一流、济宁先进、全省知名的教育强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完善校舍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店中学,在付庄小学新建综合楼1栋,对其他各小学、公办幼儿园存在的陈旧、破损校舍开展全面排查,及时维修更新,适当进行美化提升。

完善操场建设。适时推进大元小学、小赵小学、中心店中学、东渐小学、老营小学、后南宫小学、西章小学、中心小学、付庄小学9处学校的塑胶跑道和标准化操场建设。

推进教学设备升级改造。在“配足、配齐、达标”的基础上,推进教学设备的升级改造,对微机、学生桌凳、教师桌椅、空调等,依据学校需要,按照程序进行维修或给予资金补助,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充实触摸式一体机等新型现代化教学设备,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需求。
(二)坚持“德能并举”,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主题教育、专家讲座、典型培育等方式,加大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力度,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牢记使命、爱岗爱生、无私奉献,挖掘表彰一批“感动校园、感动中心、感动社会”的优秀教师典型,促进整体师德师风有提升、有成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针对社会上关注的“有偿家教”、“体罚学生”、“道德缺失”等问题,要出台针对性强、便于操作、奖惩鲜明的制度措施,坚决实行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支持优秀校(园)长、优秀教师外出培训,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全力培育典型,力争用三年时间,挖掘、培养出一批在邹城市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名校长”。在各类评先树优活动中优先考虑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模范”“教学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镇发展党员和各类综合性荣誉向教师队伍倾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通过交流、评比、考核等形式,提升校长的创新力、执行力和担当精神,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机制,把校长培养成学校发展的“火车头”。坚持在教学一线发现人才,在教学一线培养人才,建立“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的双培养模式,重视中层干部的培养,建立后备干部储备机制,促进学校干部梯队发展。
(三)树立“生命线”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鼓励学校发展特色教育。按照“项目引领、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努力挖掘地域性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校园,促进教育工作文化特色化、资源优势化、管理精细化、建设规范化、教学科学化,着力打造“课程类特色学校”“教学类特色学校”“传统文化类特色学校”。对后南宫小学剪纸、老营小学尚寨竹马等特色教育每年给予3万元补助,对新增的创出特色、成为典型的特色教育经镇政府认可后每年给予3万元资金补助。

支持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全力支持各校与国内知名学校合作办学。积极落实付庄小学与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中心店中学与邹城市第六中学合作办学意向。支持各校借助知名学校的品牌优势,快速提升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打造省市名校。对与国内名校开展合作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落实奖惩措施。按照“有奖有罚、多劳多得”的原则,立足实际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办法,依据奖惩办法兑现奖励,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营造团结协作与良性竞争并举的和谐教学氛围。
(四)大力尊师重教,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镇政府领导利用“六一”、教师节、元旦、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宣传典型、表彰优秀等活动。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动员和鼓励各管区、村、镇内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重教、捐资助学活动。开展“教子有方好家长”、大学入学新生、“希望之星”及贫困学生、教育弱势群体的救助和优秀教师的表彰,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教育投入新格局。

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镇财政投入专门资金为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聘请专业安保人员,把好校园安全第一道关口。公安、综治、交警、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安监、环保、文化、卫生、统战等相关部门按照职权范围,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必要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各相关村要积极作为,负责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处理涉及学校安全问题的,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需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五)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确保“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将教育纳入党委研究内容,建立定期研究教育事项、定时深入学校调研、定向解决教育难题“三定”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实际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村庄搬迁、社区建设等首先考虑教育工作,对教育所需土地、资金、人才、设施、政策等予以优先考虑办理。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加强投入,确保“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建立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机制,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把教育投入稳定增长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建立对教育经费安排、使用的会商机制,健全教育经费使用绩效,确保教育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全部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布局调整和改善办学条件。积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面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项目,镇党委政府及时研究决策,全力支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强督导,确保“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各职能部门要全面履行教育优先发展工作职责。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考评及问责机制,做好各项任务的配套衔接工作,对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实行严格问责,对履职不力甚至造成失误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心店镇的教育已经驶入快速发展、绿色发展的航道,赢得了家长、社会的一片赞誉,目前,正在聚精会神打造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的高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