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
清理公参民学校,成都又一所学校发生变化。
先看看上周官宣的一则消息。
01 一所学校巨变,还有一批学校即将巨变
3月29日,办了9年的民办学校——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宣布,上市公司成实外教育集团成为新股东,原投资方之一的北大青鸟集团退出办学,徐二会不再担任校长,总校长改由成实外教育集团副总裁古代礼担任。

这也是又一家受到“公参民”政策影响的学校。学校投资方之一的北大青鸟文教集团,是一家国企控股的公司,属于公参民清理范围。
这次全国范围内对公参民学校的规范和清理,将在年底内完成。
事实上,清理公参民学校,成都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大的动作。虽然官方还没有宣布,但一批学校正走向巨变之路,比如坊间流传的: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即将民转公;
郫都区某“绵实外”学校,因跟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有关,预计会产生一些变化,比如不能再宣传自己跟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有关,比如学校的师资和管理人员是否调整?
成都城投教育集团旗下4所冠以“领川”“菁芙蓉”招牌的学校;
盐道街外语学校、某师某实外校等……
以上信息是否可信?请关注学校是否出面辟谣。
辟谣有时候是判断事实是否成立的重要依据。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需要靠你的独立判断。
小编统计,类似的“公参民”学校,在四川至少有几十所之多。这些学校要么是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要么是国企举办的民办学校,要么是高校举办的民办学校,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年底前,这些学校的更名,或者回归公办,你都可以想象。
看得出来,坚持公平发展,坚持教育公益属性,是成都主管部门的初心。一位知情人说,成都市主管部门决心很大,力度很大,尽管背后的博弈很激烈,但初心不会改变。“这些公参民学校,不管今后是继续保留民办身份,还是彻底回归公办,只要按照政策来规范就好,给教育一个公平的环境。”
02 “北大青鸟”为何退出?成实外为何入主?
回到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本身。
这所在成都办学9年的学校,虽然戴着“北大”光环,但一直不温不火。学校分两个校区,小学部和中学部,一街之隔,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生,总计3400人。
2013年,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刚亮相龙泉驿区,就引得教育圈叹羡不已。这所学校硬件一流,拥有其他学校没有的恒温游泳池和高尔夫体验场,校门修得跟北大校门几乎一样,大气磅礴,晃眼看上去,你以为到了北大。

虽然硬件设施一流,但教学质量并不好。即便带着“北大”的招牌,但多年来,该校并没有学生考入北大。校长徐二会,同时也是四川青鸟教育董事长。有老师说,徐校长事情比较多,并不经常在校园里出现,学校的管理,更多的是常务副校长负责。
董事长身兼校长,这种模式并不多见。该校一位曾经的副校长说,一个现象是,学校经常更换副校长和管理人员,团队不稳定,也不兼容,导致学校并没有真正地融入成都主流教育圈,没有把北大资源和本地资源嫁接起来,没有用好北大这块招牌。
学校在校生3400多人,每年学费收入两个多亿,按理生存和运转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更换投资方?一位知情人说,一是按公参民政策,投资方北大青鸟集团必须退出。二是,学校办学质量不高,口碑并没有建立起来,吸引不了优质生源,质量一直提不上去,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
“再加上受民办学校招生政策影响,招生计划会被逐渐缩减。今后没有了北大光环,办学可能更难,不如交给更有实力和经验的成实外教育集团来办。”
小编知道的是,运营“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的公司,同时也在雅安举办了一所学校,名叫北大雅安附属实验学校,这所学校未来是否更名?近期没有传出更多的消息。
跟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一样,在成都,此前还有两所挂着“北大”招牌的民办学校。一是青白江区的原“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二是位于新津区的原“北大附中新津实验学校”。如今,这两所学校早已更名,更换主人。“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两易校名,如今叫“成都南开为明学校”,“北大附中新津实验学校”更名为“新津为明学校”,跟北大都没有了关系。
成实外教育集团为什么要入股这样一所并不优质的民办学校?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根据目前观察,成实外教育集团主要是以运营者和品牌投入的身份介入,这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在股市上利好,可以拉升股价。

据媒体报道,受《民促法》的影响,成实外教育集团从去年起,开始把旗下个别“义务段学校”,从上市公司资产里剥离出来。此番入股“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势必也会介入其小学部和初中部的管理。这位人士说,“一方面在剥离义务教育资产,一方面又在介入,这种操作让人看不懂。”
不管如何,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的易主,对学校和学生来说,是好事。新的校名是什么?学校称,近期会完成更名。预计新校名会出现“成实外”和“百悦”字样。百悦集团是这所学校的原始投资方,目前仍是股东。学校旁边,是百悦集团开发的多个“百悦城”楼盘。
一所学校的退出,一所学校的新生,传递出一个信号,受民办大环境和政策的影响,未来一两年内,部分并不优质的民办学校,其退出或者被收购、被兼并,将会成为一种现象,甚至让你眼花缭乱,不要惊讶。
对于家长来说,今年如果要送孩子就读民办学校,可能真得多花心思,了解民办学校的实力和背景,了解它未来的走向。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