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镇职中(职中有前途吗)

山东省优秀教师 丁永辉
东营齐鲁网9月9日讯 世界上很多东西,当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的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就是“爱”和“知识”。丁永辉老师,正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爱的播撒者。
钟情栽桃李 倾心献真情
大学毕业后,丁永辉分配到东营市广饶县第六中学任教,当时教学条件非常清苦,与学校为邻的是一丛丛一簇簇的柽柳,铁红坚韧的枝干,凤羽纷披的碎叶,随风摇曳,如一团团燃烧着的火焰,百折不挠,爝火传薪。这恰似工作之初的丁永辉,艰苦的条件反而让他挺直了脊梁,在此扎下了根,点燃了教育的希望。他的很多师范同学陆续离开了教育队伍,有的经了商,有的从了政,有的自己创业。也有同学劝他:“教师工资这么低,为什么不干点别的?”他说:“我爱学生,爱教育,看到学生渴求的目光,内心就有一种无名的冲动;站上讲台或为学生解答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学生谈心交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看到家长感激的目光,看到学生成才成人,心中就会涌起生命的激情。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是我的人生梦想。”
言为心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梦想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起飞。他深知,一个教师上好一节课容易,但上好每一节课不容易;做一辈子教师容易,但做一辈子让学生尊重的好教师不容易。他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中,用实干实现梦想,用爱心诠释教育,他将所有的激情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可爱的学生。他每天最早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是学校公认的“劳模”。他先后被评为县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及东营市优秀教师。由于学校在编教师缺乏,作为级部主任的他,不仅要做好级部内教学的统筹安排,还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每天坚持检查学生的宿舍、巡视教室纪律,保证了良好教学氛围。他同时还担任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数学教学工作,尤其到了高三的总复习,因为文理数学内容差距太大,进度不一致,教两个班,工作量已经不能用两倍来计算。本来应是休息的星期天却成了他最忙的时间,因为他要利用星期天把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认真做一遍,别人做一套题他就要做两套题。2009年和2012年的高三都是这样走过来,但他从未叫苦叫累。在他的感染下老师们从未因工作量、工作强度斤斤计较,人人甘于奉献,造就了学校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外校的老师听说后都感到不可思议,“级部主任的工作繁重杂乱,已够头疼的了,再教文理两个班的数学课,怎么受得了?”他只是笑笑:“这不一样干过来了,坚持就是胜利。”但他满脸的疲惫、日渐的沧桑却折射出了成绩背后的艰辛,这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得到!
三尺讲台 师爱无疆
他坚持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师生关系搞不好,不能只怨学生不听话,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再调皮的学生,老师只要真心对他付出,一定会有真心的回报。他说,来到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习惯也不是很好,但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教好他们是良心的呼唤,是教师的职责。94级学生王香玲因家境贫困不能及时交上学费,他知道后默默地为她交上,让学生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96级学生陈彩霞胃不好,严重时吃不下食堂的饭菜,他就单独给她做饭菜。至今,已而立之年的陈彩霞经常对别人说,丁老师是唯一给她做过饭的老师。新学期魏来元同学没有按时到校,当得知他有辍学的念头时,丁老师便辗转赶到离学校70里外学生家中,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让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了学业。后来,魏来元顺利考上了大学,对丁老师却是念念不忘:“没有丁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对学生无私的爱,换来了学生的真心回报,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哥”,愿意将心里话对他倾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日子如流沙从指缝流泻而去,太阳无数次升起又降落,一届届学生更迭变换,不变的是他对学生深沉的爱,高远而又厚重。
根深方能叶茂 厚积才能薄发
从一个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靠的是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凭借的是他严谨治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勇气。他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勉,业务上精益求精,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课堂模式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过硬的业务知识,让他成为学科带头人。他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的现实举例,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认识不断提高,学习渐有所获。他采取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目标明确,学有所得。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潜能。他的课成了学校的示范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学生都愿意上他的课。丁永辉老师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和“学生最喜欢的教师”。
当上教务处主任后,他在全校推广“听课、评课、评评课”活动,先听课再评课再对评课的质量进行评定,为老师们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学校教研教改水平。他多次指导学生在山东省高中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多次参加市县优质课评选并获奖,多篇论文、课件、案例荣获省、市县奖励。
凝聚力 向心力 号召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他常说:“若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自己必须事事时时冲在前面,以身示范、以身作则。”凡是要求老师、学生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要求老师、学生不做的他坚决不做。他在教好课的同时,还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级部管理和学校的教务工作中。近几年,他虽经常头疼、头晕,但从未请过一天假,年年全勤。他坚持每天检查学生的到班情况,在学生上课时到班上观察,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醒和监督。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老师经常在教室外观察,我上课时就不敢打瞌睡,开小差,只好集中精力学习”。他经常到学生宿舍,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他“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让他成为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
他以师情吸引学生,以师爱温暖学生,以师德塑造形象,以师尊树立威严,以师誉赢得尊重。师者大爱,师者大智,丁永辉老师用行动书写了自己“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的大爱大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46-836180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俊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