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司法警官学校好吗(镇江司法警官学校是干嘛的)
自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发现新冠肺炎确诊者以来,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司法所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加入街道志愿者队伍,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7月25日至30日,东山司法所紧急抽调8名同志,组成两支志愿突击队和一支应急备勤队,奔赴外港和晓里社区两个集中采样点一线,参与现场布置、群众引导、秩序维护、驻点保障等防疫工作。
此轮核酸检测持续两天,工作人员从早晨9点奋战至晚上10点。他们不惧苦不怕累,汗流浃背仍然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7月31日至8月1日,第三轮全员检测工作结束后,东山司法所立即转战新战场,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下沉社区、坚守一线,在重点小区点位上协助开展检测、执勤工作,为筑牢辖区防疫战线不断贡献力量。
60后
不褪本色 义不容辞
周玉标是退役军人,56岁的他在基层依然发挥着军人的优良品质。在得知街道防疫人手短缺时,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按照街道指挥部安排,负责点位之间调配医护人员,帮助协调和接送医护人员。
在中前社区医护人员的调配工作中,因某些失误,未能将医护人员送至指定地点,周玉标接到社区电话后,立即在街道指挥部、社区、驾驶员、医护人员之间沟通联系协调,终于在第一时间将49名医护人员按时送达目的地。
70后
风急浪骤 中流砥柱
同样作为退役军人的金亮,被安排在核酸检测现场为大家服务。检测点搭的帐篷卷帘固定不牢,他默默整理;来了行动不便的老人,他第一时间上前搀扶;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眼镜坏了,他主动帮助送到眼镜店修理。大家考虑他妻子去年刚动完大手术,劝他早点回去,他却说“我家里都支持我”。
周洁的女儿今年即将迈入初三,疫情初期她就将小孩送到父母家,第一时间冲到防疫一线,白班晚班连轴转,全身心投入防疫工作。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的她,只能在吃饭休息时间通过电话、信息督促孩子学习。
80后
责任所在 舍我其谁
马玲、魏萍、咸璐,她们既是司法干警也是孩子的母亲。她们放弃周末休息,将孩子托付给家人,毅然守在防疫工作第一线。
第二轮全民检测恰逢周末,接到任务时已近中午,大家来不及吃午饭,就赶往各自的岗位,顺利完成医护人员调配和接送,邵圣社区三江学院、晓里岗山广场、外港那香海广场检测点的信息登记、群众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她们冒着高温,穿着防护服,穿梭在检测点现场。
马玲回忆说,在检测中遇到两位市民,他们对我说,“这么大热天穿着防护服、晒着太阳为我们做检测服务,你们辛苦啦!”听到这话,我们心里是暖暖的。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不辛苦,真正辛苦的是医护人员,他们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才是真的不容易!热心居民说,你们都一样辛苦!检测完,居民还不忘跟我道谢。有理解和积极配合我们工作的群众,我们还有什么苦不能吃,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周超是东山司法所85后的所长,他一边协调所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一边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7月29日,第三轮核酸检测开始,街道通知检测点全员早上7:30全部到位,虽然所里已经安排好点位人员,但他还是早早来到岗山广场检测点位,参与社区现场布置,等到工作都协调安排到位后,又急匆匆地赶到外港那香海检测点。
下午5点多,他忙完所里的工作,又来到检测点,对大家说,“我来跟你们换班啦,后面几个小时我在这里就行了,你们早点回去吧”。
这样的忙碌让他顾不上照顾还在住院的女儿。“我是党员,要对得起自己这份职责,大家都平安就好”。
90后
拒绝躺平 选择发光
周旭辉、李雪阳都是90后干警,是东山司法所的青年担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周旭辉积极相应号召,一边处理区局交办的任务,一边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一支扩音喇叭,一身厚实的防护服,维持现场秩序,帮助解答疑问,一站就是12小时,一连站了两天。
李雪阳因身体原因未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执勤、值守工作,当看到所里人员调配越来越紧张、任务量不断加大时,她主动前往核酸检测点替换其他工作人员。
00后
后浪奔涌 拥抱希望
镇江司法警官学校2020级社区矫正专业学生秦邦杰今年16周岁,他利用暑假时间在东山司法所实习。疫情发生后,所里考虑他是未成年人,没有安排疫情防控相关事务。
当看到所里工作人员来回奔波、汗流浃背时,秦邦杰坐不住了,几次主动向所领导提出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再三考虑,所里党员同志带着他在小区点位上参与执勤工作。他任劳任怨,连门口值班的保安大爷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司法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