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在哪个校区(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类)

摘要今年高考前,教育部阳光招生平台公布了一份榜单,告诉高考学子,什么是王牌专业。各高校在校学生实名投票,推荐本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在重庆文理学院的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一的专业则是体育教育。作为文理学院办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阳光招生平台公布了一份榜单,告诉高考学子,什么是王牌专业。各高校在校学生实名投票,推荐本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在重庆文理学院的学生心目中,排名第一的专业则是体育教育。

作为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979年。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不长不短,恰好是一棵树栽种、吐枝、繁密、茁壮的时间。就像星湖校区的香樟树,它们由第一批体育学子种下,见证第一代人,背着背篼上山办学;第二代人,苦练田径获得名气;第三代人,完善专业始成第一。

师生共同平地建运动场

这几年,体育学院的男子篮球队表现优异,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挺进CUBA全国总决赛,创造了重庆市高校篮球队参加CUBA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已建有中文、数学、化学等科系,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体育,却迟迟没有建立。

作为四川省第一家体育专科,学校承担起填补空白这一历史任务。建院地址正是如今的卫星湖校区,学院第一批领导人,背着背篼,里面装着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拍,算是凑足了基本的教学用品。第一届,他们招收了十多名学生。随后,老师带领学生,用铲子挖、拿石子压,在山坡上平出一块空地。再打上几根水泥桩,一个简易篮球场就成了。

篮球场有了,田径场也不能少。还是老办法,老师领着学生,在山坡边,填平几条回水沟,再修葺修葺,毛坯场地也成了。

学院从成都体院外聘回教师,从体工队找来教练,整装出一支师资队伍。招收的学生,也从开始的每届20人,到后来每届50人,再后来就是60人。带着欣欣向荣的创建热情,82级共40名学生,在进校的主干道两边,亲手种下了近两百棵香樟树。

田径全市第一打出名气

1993年,学校决定组建体育系新班,于是,创立了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一批年轻教师加入,现任院长唐建忠是其中一个。他说,一群年轻人在山里闲着,干脆啥也不想地,抓起了田径。

唐建忠是田径专业出身,他晓得,学院招不到短跑健将,那就潜心训练中长跑,训练耐力,培养全能。一个田径队伍十几个学生,大都家庭困难,但也能吃苦。几个老师带着他们,没日没夜训练。

机会在1994年来临,当时正值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学院学生打败西南师大、重大等老牌院校,一举获得田径团体、男女篮球等三项第一,捧回三座金灿灿的奖杯。

“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我们是一所专科学校。”唐建忠回忆起那时的惊喜,至今难以忘怀。从此,体育学院越战越勇,创造了田径十连冠的辉煌。

初心犹在,继续前行

在田径一路高歌的势头下,学院开始培养一支优秀的篮球队伍。2000年左右,老书记王大成带队,训练4名篮球队员。2001年,学校升本建院,在全市各项篮球比赛中,取得名次,打响名气。

2010年,重庆文理学院成为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高校,可以面对全国招收高水平篮球队员。学院领导带领老师,远赴内蒙古、山东、辽宁等地招收学生,逐渐建立一支高水平男子篮球队伍。最终,在CUBA获得优异成绩。

进入新时代,体育学院的发展思路也在调整。学院专业以体育教育、运动康复、社会体育三个方向为主。每届招收200多名学生,其中运动康复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均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在校定点培养,每年还有不少大三学生,都能达成就业意向。

如今,体育学院树立目标,逐渐调整专业结构,为申报硕士点作准备,冲击科研项目。学院现有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体育总局课题,并拥有器械、锻炼等十多项专利。在新的起点上,体育学院师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本版文/本报记者 江亚蔓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