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淄博元件厂宿舍(淄博技师学院宿舍真实图片)

摘要近日,淄博“暖心阿姨”深夜为求职小伙端上热饭菜的故事,再一次让淄博上了热搜。连日来,淄博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从个体到群体,由现象推及本质,善行满城的背后,是厚道齐地的历史传承,是常态化文明创建的

编者按:

近日,淄博“暖心阿姨”深夜为求职小伙端上热饭菜的故事,再一次让淄博上了热搜。连日来,淄博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从个体到群体,由现象推及本质,善行满城的背后,是厚道齐地的历史传承,是常态化文明创建的内在驱动,更是淄博城市精神的全民实践。在共建共享的文明生态下,每一名淄博人对文明、美德的守护和追求都是淄博精神文明创建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动力。凝心聚力,聚沙成塔,这些凡人善举,丰实着淄博的道德地标,肥沃着城市的文明土壤。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厚道齐地 美德淄博”策划,继续寻找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感动的时刻,见证这个城市的文明底色。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的暖人故事,请拨打暖心热线:0533—2868222,为“淄博好人”的赞歌,谱上必不可少的音符。

在桓台县果里镇,有这样一名社区民警,常年扎根基层,坚守平凡岗位,用真情和实干服务群众,用执着和汗水守护平安。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果里老丁”。

“果里老丁”全名丁乃勇,现在是果里派出所副所长、四级高级警长。而在当地老百姓看来,他是朋友,是热心的“乡邻”,是保一方平安的“守护神”。

“老丁”扎根社区一线,倾情服务群众,以军人特有的坚韧和执着,实现了从社区警务“门外汉”到辖区百姓“贴心人”的华丽蜕变,总结提炼出“建、管、育、用、导”社区警务五步工作法,县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老丁工作室”。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2021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基层民警标兵、淄博 “最美警察”、淄博“最美退役军人”。

放弃机关工作 投身基层一线

他立志做一名老百姓中间的人民警察

从部队正营职干部,到一名片儿警——这是丁乃勇十几年来的工作岗位变迁。他毅然放弃了条件优越、压力较小的市局机关工作,主动要求调到基层派出所,他说:“当警察就要到最基层,就要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去。服务群众就是我最大的人生理想。”

2004年9月,丁乃勇从铁军部队“叶挺独立团”司令部副参谋长的岗位上转业到了淄博市公安局,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在周围人眼里,参军入伍、两地分居17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了。然而,在市局机关工作了仅四年时间,丁乃勇就向组织递交了申请,要求调到基层一线。面对别人“好好的机关不待,偏要去基层,这不是犯傻吗”“别人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是不是脑子有病”的议论和不解,丁乃勇不为所动、坚持到底。2008年10月,丁乃勇调入桓台县公安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基层派出所,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巡逻走访,事无巨细,琐碎繁杂,他却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一干就是13年。

扑下身子 播洒真情

他是群众有口皆碑的“果里老丁”

社区民警每天面对辖区群众,接触的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要想把工作干好,既要保持平常心,更要有爱民为民的热心。丁乃勇常说:“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必须用最柔软的心肠,去体谅百姓的疾苦和需要;用最坚强的肩膀,去担当百姓的苦难和诉求”。2019年4月,丁乃勇在网上看到一段寻亲视频,一位口齿不清的老人自述是淄博桓台人,流着眼泪期盼找到故乡亲人。热心的他主动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救助站了解情况,老人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孙庆玉”。抓住这一模糊的身份线索不放,丁乃勇反复查询户籍信息,多次进村入户调查访问,最终确认视频中的孙庆玉正是辖区永富村村民。据孙庆玉的叔叔回忆,孙庆玉自父母去世后,就独自一人流浪在外,三十年了,杳无音讯。通过丁乃勇和广东清远救助站黎站长的手机视频,孙庆玉老人与家乡的亲人进行了通话。视频那端,瘦弱的老人终于露出了笑容……4月13日早上,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孙庆玉老人坐上了回乡的火车。当天下午,丁乃勇提前赶到救助站迎接老人回家,安排户籍员为老人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在外漂泊30年的孙庆玉终于回到了家乡,看到丁乃勇,竖着大拇指反复说“你是我的恩人,谢谢你……”。

辖区万祥小区系淄博万祥开关厂宿舍,工厂倒闭后,小区就变成了无主管部门、无物管、无人防技防的“三无社区”,小区围栏、大门早已锈烂,曾发生多起电动车电瓶被盗案件,群众意见很大。为了彻底破解小区治安难题,丁乃勇决心把万祥小区打造成封闭小区。他连夜起草了《致万祥生活区居民的一封信》,每天走村入户到群众家中动员宣传,虽是好事,但是大部分居民心存疑虑,17年都没人管的老旧小区,你一个派出所民警能管得了么?得知居民的担忧,丁乃勇仍不放弃,一有时间就去小区与居民拉家常,聊建设平安小区的事情,慢慢地大家开始接受他。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万祥小区成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更加坚定了丁乃勇把小区管理起来的决心。他在小区业主群里发布通知,招募志愿者,建立劝返点,临时封闭小区,没想到,小区居民非常踊跃,有的主动到劝返点值班,有的捐款、捐物,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敞了17年的大门终于关上了。丁乃勇又趁热打铁,积极对接相关公司为小区设计了监控探头安装方案,协调各方面资源推进小区技防设施建设,指导小区居民建起了“万祥生活区管理办公室”,曾经的“三无社区”摇身一变,成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均达标的规范小区。小区居民都自豪的说:“这都是老丁的功劳,因为他万祥才真的是万无一失、平安和祥呢!”

辖区鸿嘉星城小区有单元楼125栋,住户5385户,居民13000多人,是桓台县最大的社区。小区人多车多,因停车、噪音等问题引发的邻里矛盾层出不穷。今年4月份,小区16号楼一楼业主陈庆浩家的下水管道被堵,疏通下水道必须经过邻居许金凤家的储藏室,因为之前有些过节,许金凤拒不同意陈庆浩进入她家的储藏室,以致整栋楼的下水道都无法使用,物业多次上门调解不下。无奈之下,物业想起了丁乃勇同志。接到求助电话的老丁带领物业赶到许金凤家,不料也吃了闭门羹。老丁毫不气馁,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业主不给开门,就站在门口等着,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终于打动了许金凤,顺利疏通了下水道。

类似这样的纠纷在农村还有很多。为了构建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常态化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调处的最佳效果,丁乃勇积极探索“小事不出所”的“枫桥经验”新模式,充分发动社区村居力量,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立驻所人民调解室,实行“四方联调”工作模式,即镇综治办、司法所、社区民警、村“两委”成员在派出所轮值办公,对农村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他积极协调镇司法所,每周一名律师入所参与辖区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从专业角度为群众答疑释惑、以案释法,老百姓更容易听得进去,确实难以调解的,引导群众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避免了民转刑等问题的发生。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起,调处成功率超过80%。

平时为民 战时为警

他精心打造了一支883人的联防联控队伍

果里派出所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辖58个村居,实有人口9万余人,规模以上企业144家,有桓台经济开发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等重要单位,辖区治安状况复杂,公安管理任务繁重,发案率上升与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丁乃勇根据辖区特点,把推进警民联防作为工作突破口,最大化盘活社会资源,提高警务效能。他发挥自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跑村居、进企业、入校园,挖掘民间防范力量,整合了一支以村居警务助理、网格员、小区物业管家、厂企保安为骨干的883人的联防联控队伍,编为社区保安队、园区护卫队、村居巡防队、应急救援队四个分队,统一着装,佩戴袖标,随时接受派出所指令,协助民警从事防范宣传、矛盾化解、治安巡逻以及处置突发性案(事)件等警务工作。为了让这支民间力量切实发挥作用,他按照“管理军事化、警务实战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逐步摸索出“建、管、育、用、导”五步工作法,在各分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对队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行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管理”,开展“当标兵、夺红旗”评比竞赛,定期组织应急处突演练,依托县局研发的“智慧巡防平台”对队员进行签到打卡,对优秀队员给予现金奖励,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队伍组建以来,共开展安全防范宣传7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27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76处,开展应急救援服务50人次,成为辖区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做强做大警务助理队伍,是丁乃勇的另一个“妙招”。他在所里成立了“警务助理服务中心”,建立了“警务助理微信群”,制定了点名签到、队列会操、跟班培训、信息报送、考核奖励等10项制度,不断加强队伍的正规范专业化建设。他积极拓展各村的警务助理办公室工作职责,打造成集农村警务指导站、大喇叭广播宣传站、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站、纠纷调解室和技防监控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站一室一中心”,在全镇叫响了“村民有纠纷就找警务助理”的口号,对矛盾纠纷进行先期调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0年,省厅部署开展电动车集中挂牌工作,为了最大化方便群众,丁乃勇带领各村警务助理组成的“果里老丁小分队”,进村居、进企业、进校园,进行现场集中办理,他事先联系相关负责人,提前收集好车主的身份证、发票等材料,既不耽误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实现了双方“不见面”办理,又大大提高了挂牌效率。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8月份,“果里老丁小分队”就挂牌电动车2000余辆。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果里镇警务助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既破解警力不足的困境,又延伸了警务触角,织密织紧了辖区治安防控这张“大网”,在群众中更是树立了较高威望。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4名警务助理当选村支部书记,29名警务助理当选“两委”成员。2021年9月2日,全省公安机关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进会在淄博召开,在观摩果里派出所“老丁工作室”后,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范华平充分肯定丁乃勇同志的经验做法,“老丁同志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治理,解决了基层警力不足的大难题,正是我们警务机制改革效果的体现。在全省,还有很多像老丁同志这样奋战在一线、有情怀、热爱基层的同志。如果我们都能像他们这样,公安工作就有保障了。”

智慧引领 科技赋能

他借助信息化把安全推送到群众面前

当前,智慧警务成为公安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逐渐成为全警的共识。丁乃勇紧跟时代步伐,潜心钻研大数据、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积极推动科技信息手段与基层平安建设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区警务工作现代化水平。

丁乃勇按照“圈、块、格、线、点”建设理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推进社会治安全息感知体系和智能前端建设,在辖区建成1个防控圈、8个防控块、35个单元格、15条线、299个点位,建设公共部位视频监控650路,联入社会监控4104路,为侦查破案、治安防控打下基础。针对辖区企业多、管控难的实际,他积极推进智慧平安园区建设,在企业园区内外安装监控、人脸及车牌识别系统、卡口和高空实景云防探头像机,数据全部实时接入公安视频大数据融合平台,对进出园区人员、车辆信息全维度采集。他协调辖区学校,将校园269路视频监控接入公安网,重度精神病人、个人极端暴力倾向人员全部纳入预警布控,辖区中小学校连续15年实现零发案、零事故。他指导辖区村居新建、改造安防设施,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8个,辖区行政村全部达标技防村,形成了“外成圈、内成网”的防控格局,辖区基础防范能力大大增强,可防性案件有效得到遏制。他千方百计协调相关部门,在企业易制毒产品装卸区、仓库等关键部位安装监控视频,全部联入公安网,依托禁毒平台和“掌握易运”手机APP,一图显示、一键可查,实现对制毒物品生产、储存、出库、经营、流通全环节、全流程、全覆盖管控。

为了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引导辖区群众做好防范工作,丁乃勇以“果里老丁警务工作室”的名义,开通了美篇和个人抖音号,辖区1万多名群众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他建立了“智慧果里警务大喇叭群” 、“三警联络群”,并主动加入了社区民警-警务助理-组(楼)长-居民微信矩阵群136个、警民平安联络群62个,在线人数突破24865人,定期发布各类治安警示、防范提示和法律知识,防范宣传效能显著提升。他根据辖区发案情况,每月通过“平安果里”微信公众号、微信矩阵制作发布“平安指数”,确定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指导各村、社区、社会单位明确防范重点,消除安全隐患。近年来,丁乃勇共发布美篇作品500余个、抖音短视频380个、各类文章和摄影作品100余篇,群众观看阅读量达34万,“果里老丁”成为辖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2020年,辖区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52.9%,其中刑事警情下降50%,行风评议辖区群众对治安工作满意度位居第一。今年以来,辖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可防性案件较2020年分别下降15%、25%、17%,180个社区、厂区实现零发案,电诈案件发案持续下降。

(大众网·海报新闻 淄博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同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