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哈师大呼兰校区在哪里(师大呼兰校区)

摘要1970.10 松花江地区“五七”师范学校; 1972.6更名为呼兰师范学校; 1981.7国务院批准为呼兰师范专科学校; 2001.06省政府批准,呼兰师专撤销,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先后设立哈师大呼

1970.10 松花江地区“五七”师范学校;

1972.6更名为呼兰师范学校;

1981.7国务院批准为呼兰师范专科学校;

2001.06省政府批准,呼兰师专撤销,并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先后设立哈师大呼兰学院、哈师大呼兰学区、哈师大基础教育学院;

2014.10哈师大基础教育学院撤销,该校区整体搬迁至哈师大主校区;

2015.3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哈师大呼兰校区整体转让或置换的申请;

2017.5经省政府批准,哈师大呼兰校区正式转让给呼兰区政府,用于中小学及区教育局办公办学。

从校门进入后看到的校园,正面是后建的主楼,左面是宿舍区,右面是教学区

闲置了近四年,校园路面砖的夹缝里,苦菜花(苦麻子花)恣意盛放,黄花满地,成为离别时独特的风景和记忆。每一支黄花,似我们曾经的青春,也是我们每一个学子给故园献上的祝福。

从进门右手的教学楼门洞穿过,是曾经最早的(后经翻修)的教学楼

进门右手的教学楼。

教学区的主教学楼。

教学楼前玻璃窗上,映射着主楼,恍若隔世

教学楼门廊下的燕子巢,老校长说几年前学校人丁兴旺时,一窝燕子扩巢孵蛋,每年这个时节,巢中多只乳燕一起探出头来,等待燕子妈妈衔虫喂食。校区搬迁后,人行稀少,燕子也搬家了,而今巢穴破败。世态炎凉,燕雀何知?

从老教学楼、化学楼之间的广场,远眺主楼,满地黄花,让人感慨万千。

老榆树,故园里最老的标志,而今在蓝天下、黄花的簇拥里,静观变迁

后期建设的艺术楼,琴声墨香不再,多少回忆盛开在黄花里


后经改造的化学楼,楼后是当年的校办工厂

主楼北部,欧式的外挂楼梯连廊设计,为校园增加了几分“洋味儿”。

老榆树,像一把撑开的伞,守护着这里的故事

主楼一楼的窗前。

主楼南侧的延伸部分,学生食堂,最早食堂的旧址上改建。

校园生活区内的小路,好久无人走过。

通向图书馆的路口,被花木掩映着

南宿舍楼,作过党政机关临时办公区,是当年的百日工程。

最早的宿舍楼,原只有三层,后经改建加层。存放着数代学子校园生活的记忆:八个人,上下铺,八零年代没有室内卫生间,每间寝室门外走廊里放一只塑料脏水桶,供全宿舍人倾倒废水及夜晚便溺,宿舍成员轮流值日倾倒

从校园宿舍楼与图书馆的空隙里,可以到达运动场。运动场在当年棚户区上改建,许多老呼兰师专教师住在这片平房区。当年的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已不复存在,中心草坪长满野草黄花。

宿舍楼门,依稀还是翻新前的旧门,数代学子从这里进进出出

通向图书馆的小路,而今门可罗雀。

宿舍楼门前,黄花满地。

从宿舍到食堂、图书馆的小路。

本文图片及文字均转自“一蓑烟雨斋摄影”——陈少波老师。转载此文主要是为了找回已经模糊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