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中学最新消息(沈阳市虹桥中学怎么样)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平凡却又伟大。他们在三尺讲台坚守百年初心,用手中粉笔描绘三千桃李。他们坚守着“岗位就是职责,党员就是旗帜”的信条,用青春与汗水彰显出教育的信仰。节日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教育工作者!

芦晓丹老师,是一位严肃又活泼的80后,自2004年参加工作的这17年里,从一名初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成长成为虹桥中学的青年教学骨干,是教师队伍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坚力量,迎来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芦晓丹老师说,沈阳是初心之地、光荣之城,深知自己肩负的光荣教育嘱托,时刻履行职责使命,不负三尺讲台,带领学生不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为教育征程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校园里,是用爱浇灌花朵的“园丁”
芦老师将每一位孩子视为己出,用情感教学,用真心待人,用良知感化。据了解,曾有一位父母离异,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芦老师了解情况后,专门找他谈心、鼓励、支持,答疑解惑,梳理情绪。有一次,当得知这名学生拿了家中三百元钱,害怕回家后被父亲“暴打”后,芦老师对其进行了一番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亲自将其送回家,与其父亲长谈,交流了教育子女的方法,使这位家长如梦初醒,稳定了情绪,转变了思想观念,并感叹有芦老师的授业解惑,才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双减下,是严爱相济的“大朋友”
双减下,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要严爱相济,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芦老师认为:只有对学生发心厚爱,学生才会体会到被爱之乐,才能爱出者爱返。“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尤其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般小心。要做到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芦老师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因爱施教、因人施教,芦老师兼顾着每一类型学生的发展,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芦老师带的班级总是名列前茅,优秀生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班级。那是因为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常规入手,以活动为载体,培养班级干部,营造优良班风,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在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社会实践和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集体”,许多学生被评为市、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芦晓丹老师也被评为首席班主任、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四有教师、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浪潮里,是精益求精的“求学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芦老师在教育教学当中,深化教育认识、落实教育部署、注重教育实效,加强自我成为不竭之泉。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形成“汲取、反思、转变、捕捉、探索”五位一体的教育创新方案。定期开办业内研讨课,利用放学后时间,反复试讲、开拓、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成绩,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芦老师经常说,教育者要有远见、有格局,着眼点不能放在眼前,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行程中,是大公无私的“布道者”
芦老师表示要做“可以托底的年轻教师”,托底,乃放心、靠谱、踏实、托付之意。芦老师曾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大赛课奖项,被多次受邀到沈阳师范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作报告,讲述从教的心路历程和从学生过渡到教师需要注意的要点,为准教师心理预热。为辽宁省骨干教师、锦州市骨干教师作报告,介绍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互通有无;与团队送教下乡、到其他学校示范备课,交流经验。用实际行动打好文化传承牌、打好教育发展牌、打好特色标识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立足实际,创新教育教学、精研教改、耕耘探索。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夕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