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招生信息

高新一中官网(西安高新一中官网)

摘要前传西安高新一中,建校于1995年,由西工大附中前校长皎秋萍担任首任校长。在皎老太呕心沥血的奋斗下,由一个无人问津的新学校蜕变为高新教育的旗帜。在高新一中办学的27年中,共培养出省文理“优秀学生”1

前传:西安高新一中,建校于1995年,由西工大附中前校长皎秋萍担任首任校长。在皎老太呕心沥血的奋斗下,由一个无人问津的新学校蜕变为高新教育的旗帜。在高新一中办学的27年中,共培养出省文理“优秀学生”19人(其中“双黄蛋”5次,“三黄蛋”1次),书写了西安教育的神话。2021年清北录取人数66人,与西工大附中、西安铁一中并称西安三大名校。


2009年,皎老太退居二线后,王淑芳和王凤进两位校长就“掌门人”未能达成统一意见,于是,高新一中的高中部和初中部分家至今,各自独立法人、独立校区,由亲兄弟变成表兄弟。2020年中,王凤进校长也退居二线,初中部正式交棒张振斌校长。

2022年1月27日下午,高新一中高中部的家长们炸锅了:学校突然通知学生更换校区,高一高二将迁于新校址高新一中实验中学,两校区间距约20公里,高三学生将迁于南校区,在西沣路上。此前,高新一中2021年12月18日停课时要求学生提前带走物品,这日,又要求学生返校取书。

万般愁云涌上各位孩子即将面临人生大考的家长们的心头:

上下学可怎么办?租好的房子怎么办?搬校区引起成绩下滑怎么办?

学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一是住宿,但一个年级500余人除去原有住宿生只有4个床位;

二是交钱坐校车,每日上下学时长30分钟左右,但学校晚上23:30下晚自习,时间上太紧张。

挺突然,不商量。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幕:

家长们为了给即将高考的孩子们争取一个安稳的备考环境,频频在网上发声求助,希望学校能叫停这一猝不及防的“新年礼物”。

有家长认为,为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换校区可以理解,但是高一入学时告知学生和家长了吗?当初填志愿时,校长信誓旦旦承诺这届孩子不会搬离本部,很多家长才放弃了西工大附中和铁一中,选择离家较近的高新一中。

如今学校担心影响生源,没有诚信出尔反尔,有违教育的初衷。那么,既然没有如实告知家长,家长希望能安排好所有人的宿舍,最起码住宿要有优惠甚至免费班车接送。请看看学校上下学时间,学生怎么按时到校?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新一中收了一年2w的学费相当于签订了合同,谁违约谁承担责任,不是吗?


除了家长们的怨声载道,地产大V、中介也是哀嚎遍野。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高新一中一个年级550人,三个年级约1650人,按60%租房陪读计算,房租(周围70平房子月租4000元)、补课(一年按2w算)、生活费(一个月3000元)等,平均一个孩子一年花费约10万元,算下来总数在一个亿左右,全都搬走了,那么本部所在的区域的房东和商户们要损失约一个亿收入……

有人担心,这势必会影响周围房价。也有人窃喜,此后唐延路再也不会拥堵了。

经过2天的协商,学校给出的最终结果是:

一、高新一中高中部本部高一、高二学生搬至科技五路的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过渡;

二、高三学生搬至高新第三初级中学,距离本部约1.5公里;

三、装修时限一年半,原校区完工后迁回。

一时间,学校周围的紫薇一房难求,枫林绿洲和保利也火了……更有网友抛出“大棋论”,高新区产业中心要南移,需要高新一中带动起来,很可能到时候学校不会回迁了。众说纷纭之间,尘埃落定。

作为一位教育博主,笔者更关心的是,这届孩子的高考成绩会不会因此被影响?高新一中一直是一所能创造神话的学校,不仅是前面提到的,近20年高考培养出19位省文理科优秀学生、“双黄蛋”5次和“三黄蛋”1次,还有在2017年,高新一中的清北人数首次超越西工大附中,达到78人!而在2020年,高新却又掉回47人(学校坚称该年录取清北63人,被工大和铁一反驳),不及当年60人清北录取数的铁一中。

神话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工大笑谈“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年千人的985录取人数,让西工大附中走的似乎更显得沉稳:不开分校(工大的分校就是其初中部)、不搞国际班,一心一意抓教学。而今年的铁一中进步也很大,五大学科竞赛的金牌数、清北强基入围人数、保送人数(并列),三项数据均位居全省第一。

有人说,高新一中至此没落了。笔者不信,2022年高考见分晓。


作者:起跑线

编辑:起跑线


往期推荐

西安高新一中清华校友刘紫绵的故事:高考是一扇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夕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