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鱼洞房(重庆鱼洞属于哪个区)
去年的11月起,天气转冷后几乎不出远门,最多也就是到超市买点生活用品,直到最近天气转暖才出来逛,逛到鱼洞看到很多人挤进菜市场才知道今天是赶场。鱼洞毕竟是城区,人多不必说,不缺乏热闹。看到这么多人赶场,还是在去年的界石,开春后天气转好,又可以到处赶场了,今年赶的第一场就从鱼洞开始。

经常来这里逛,总认为该逛的地方都逛完,但每次看到很多人挤在一起,喜欢凑热闹的我又忍不住走进去。城里跟乡镇赶场不同的或许就是没有看到有人背背篓,没看到人家背背篓感觉没有赶场气氛,鱼洞这里赶场确实人气很旺,但是缺少乡俗就体验不到乡味。

化龙桥不知是地名还是一座桥,赶场就在化龙桥但没有在桥上而是在菜市场里。可能是喜欢吃豆腐的原因,走进菜市场第一看到的是豆腐,平时最喜欢做豆腐鱼。白鲢鱼焯过热水,然后捞起,把豆腐煮熟将鱼跟豆腐一起煮熟,绝对让你吃个大饱。小时候更绝的是豆腐蘸酱油下饭,懒人餐才这么吃,老人说不卫生就很少吃这道懒人菜了。

这两年胃不好,南瓜就成为自己的最爱,几乎每顿饭都少不了。南瓜煮稀饭,吃起来好消化又养胃,特别是糯米南瓜,还带有几分甜,难得的是便宜。1.5元一斤的南瓜,也不知道贵不贵,自己感觉很便宜。不过很有疑问,为何是广西南瓜,诺大的重庆难道就种不出南瓜来。广西人那边的天气较暖和,平时都是12月份种植,三月份左右有收成,现在就有南瓜是不是早了点。

自从猪肉价格回落到10元时代后就很少关注,不过比起前几年按量吃相比,现在可要豪阔多了。前几年超过30元一斤的时候都不敢靠近猪肉摊,担心猪肉摊老板打招呼,买不起怕人家笑穷。现在就没有这份顾虑,而且买猪肉的时候还可以肥瘦的挑,可以敞开肚子美美的吃猪肉了。

武隆脆叶白菜,不是无心菜嘛,怎么又叫白菜了,难道是地域名有差异。以前经常吃腌酸的无心菜,即能下饭又开胃,可能是条件好了,现在很少吃腌酸菜。去年在跳石的一家餐馆吃到油渣爆炒无心菜,脆甜又香,当然香的来源于油渣,无心菜也就只剩下脆甜了。

同样的蔬菜,超市和菜市场的价格不一样,油麦菜超市里要5元一斤而菜市场少一半。生意过半能接受,但同样都是做生意,菜市场和超市同样的青菜价格就不一样,或许是摆放的地方不一样。超市购物环境较好,尽管体会不到什么服务,里面的东西就是比菜市场贵,而且还不够卖,或许是逛超市的人口袋比较充裕吧。

菜豆用文化人的话说就是荷兰豆,听名字应该猜得出来是荷兰引进的蔬菜,按本地民间的说法应该叫洋豆。5块钱一斤不算贵,要是在超市里面起码多贵3元。豌豆丁是不是菜豆的嫩叶,去年11月份豌豆丁15元一斤,比猪肉还要贵,我是有点俗气,宁愿吃猪肉也不吃豌豆丁。现在的豌豆丁便宜点,但也得6元一斤,豌豆丁是蔬菜中的贵族还是进口货,怎么就这么贵。

城区里面的菜市场也有菜苗卖,一寸土地一寸金的城区哪有地方可种植的蔬菜的。江边现在已经全部绿化,居民房有不同于农村有大院有菜地,唯一的可能就是买菜苗的是附近的村民。现在追求的都是无公害蔬菜,想吃绿色食品也只能自己亲手种,没有菜地的城里人此时不得不羡慕乡下人了。

鱼洞赶场天是147,人多很热闹,尽管比起乡场的地道,好歹也给喜欢赶场的城里人带来一丁点的乐趣,喜欢赶场的人有时间去走走也好。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同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