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知识 > 招生知识

码头工的u0026#34;逆袭u0026#34;:从初中学历到副总裁,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还被国务院表彰!

摘要近日,他再次回到母校武汉理

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工人带来了发展的好机遇,也搭建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改革先锋包起帆的人生充满惊叹号。近日,他再次回到母校武汉理工大学,以《明天你也会是劳模》为主题发表励志报告,分享他的创新奋斗之路。

创新人生,精彩履历

包起帆,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生于上海,祖籍宁波镇海。1967年进入上海港白莲泾港区当装卸工,彼时的他只有初二的文化水平。1980年,在上海求学期间,他开始发明木材抓斗、生铁抓斗、废钢抓斗等,杜绝了人身伤亡事故,人称"抓斗大王"。

1996年,包起帆调任上海龙吴港务公司总经理,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2001年,包起帆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两年后,他主持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和全自动散货装卸系统。

2004年,在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上,包起帆主持开发研究的三项科技成果连夺"三金"。一位国际评委说: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近百年的历史中,一位发明家在同一届发明展上同时得到三块金牌的,这还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2011年,他负责制定集装箱RFID管理方案和相关国际标准ISO/NP18186,成为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人领衔制定的国际标准。2016年,该标准被英、法、荷、丹、捷等七国采纳为国家标准。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包起帆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包起帆先后3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4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次获得日内瓦、巴黎、匹兹堡等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金奖,成为港口装卸自动化创新领域的佼佼者。

武理深造,感恩母校

2001年,包起帆进入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专升本学习,2007年开始攻读工学硕士。2011年9月28日,包起帆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首席讲座教授,是学校聘任的第一位首席讲座教授。包起帆对母校曾经给予的帮助非常感恩,他表示,回馈和报答母校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自己将从帮助培养年轻一代、促进产学研结合、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等方面努力,以尽职责。

再回母校,语重心长

3月27日,杰出校友包起帆应邀再次回到母校与师生共济一堂,畅谈学校发展、共话学生成长。张清杰校长对包起帆校友几十年日如一日坚持创新,为国家和行业作出巨大贡献表示钦佩,他指出获评"改革先锋"是包起帆校友本人的光荣,也是学校的骄傲,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此次报告会上,包起帆告诉学弟学妹们:爱国是创新之本,敬业是创新之根,诚信友善是创新之源。他感慨地回忆了自己在创新道路上失败的经历、执着的坚持、成功的喜悦。他说,人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要有作为就要创新。比如他当年在抓斗上的技术创新,就是为了让工人早日摆脱危险的、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创新并不容易,只有"苦海行舟"才会前行。

"明天的你们也会是劳模!"包起帆殷殷寄语全场大学生:青年一代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念,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

想获取更多新鲜招生资讯,欢迎关注"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官网、文汇报、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书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