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王湾
次北固 山下 王湾
原文及翻译赏析
《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 表达了作者在冬末春初时, 在北固山下停泊时的所见所感,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 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 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 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 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 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这首诗以对偶句发端, 既工丽又跳脱。 首联“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既点出了诗人漂泊的旅程, 又以“青山”、“绿水”这样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秀丽的氛围。 接着的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描绘了江面上平静而又宽广的景象, 以及船帆端直高挂的画面, 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而颈联“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则是这首诗中最为著名的句子,通过“生”和“入”这两个动词, 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力,形象地展示了新旧交替的过程,寓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 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则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够将自己的家书捎回家乡洛阳。
创作背景及影响
《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是王湾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这首诗不仅因其美丽 的景色描写和深沉的思乡情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更因为其中“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了当时宰相张说的高度赞赏, 并被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 成为文人学士学习的典范。 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对这两句诗表达了极度钦 羡之情。
作者介绍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 字不详, 唐代诗人,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他不仅是开元初年的进士及第者,还曾参与编纂官府所藏图书《群书四部录》, 因功授任洛阳尉。 王湾的词翰早著, 现存诗10首,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王湾诗歌创作中不可多 得的佳作。
综上所述, 《次北固山下》不仅是王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刻的哲理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 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阳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