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翻译
杜甫《登岳 阳楼》的翻译
以下是杜甫《登岳阳楼》的 详细翻译:
原文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 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从总体上看, 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 却不压抑。 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 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 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 波浪掀天, 浩茫无际, 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 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 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 何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 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叙如此落寞, 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 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 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 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 颔联描写, 颈联抒情,尾联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 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 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 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 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 催人泪下。 时间上抚今追昔, 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其身世之悲, 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 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 风格雄浑渊深, 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 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俊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