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 书概述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 诗作品, 共两首, 是作者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致仕还乡时所作。 这两首诗不仅是贺知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表达了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以及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诗歌原文及翻译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诗歌赏析
《回乡偶书》的第一首诗中, 贺知章用“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一句, 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 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 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 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的发问作好铺垫。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 展现了诗人个人的衰老与家乡的永恒之间的差异。
第二首诗则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 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诗人通过“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样的情景描述, 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一种特殊情感, 既有哀愁也有喜悦。
诗人背景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 号四明狂客, 汉族, 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 清新潇洒。 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 千古传诵。他的作品大多散佚, 但至今仍有19首诗录入《全唐诗》中。
总结
《回乡偶书》不仅是贺知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也是唐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龙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