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概述
《临安春雨初霁》是 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该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 当时陆游已经六十二岁,他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在这段时间里, 他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世态人情淡薄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句内容与赏析
首联: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诗人感叹近年来人世间的情味变得如同薄纱一般, 不禁疑问是谁让自己离开平静的家园,来到这充满繁华的京城担任官职。 这里的“世味薄似纱”, 用比喻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验。
颔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一联描写了诗人住在小楼中, 一夜之间听着春雨的淅沥声, 直到天明时分,深巷中传来了卖杏花的声音, 暗示春天已经深了。 这两句诗语言清新隽永, 被传为佳句,深为孝宗所称赏。
颈联: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诗人在晴朗的窗户下悠闲地书写草书, 品味着细嫩的茶水, 看似闲适恬静, 实则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陆游擅长行草, 这句诗也透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尾联: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诗人警告自己不要叹息京城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因为清明时 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污浊官场的厌恶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与情感
陆游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 从小就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尽管他在孝宗时被赐进士出身, 并在福建、江西做过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但并未得到重用。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政治上的失望和无奈,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田园生活的渴望。
诗人的风格与特点
《临安春雨初霁》与陆游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展现了一个不同于战场英雄形象的诗人情怀。这首诗中没有豪唱, 也没有悲鸣, 只有对京都生活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陆游的其他作品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 或是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
综上所述, 《临安春雨初霁》通过对春雨、杏花、茶水等意象的描绘, 展现了陆游对京都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 成为了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独特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书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